吊橋.jpg

 

人生有一種悲劇,是得到了你想要的

英國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1854—1900)說:「人生只有兩種悲劇,第一種悲劇是得不到我所要的;第二種悲劇是得到我所要的。

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是悲劇可以理解,但得到自己想要的,為什麼也是悲劇呢?

原因就在於人的「知」。

人類和動物的差別在於,人有卓越的認知能力如果無法認知、無法思考,做事情就只能憑借本能;一旦能夠認知,人就有了區分好壞的能力,從而選擇自己認為好的事物,並設法得到它。

然而,我們認為好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就真的比較好嗎?為了說明這一點,必須先分辨什麼是「知」。

人類的知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由低至高是:以知為區分,以知為避難,以知為啓明。以下分別加以解釋。

認知第一層:以「知」為區分,懂得區分事物的好壞,並追求自己想要的

人對萬物要加以區分,以此追求生活上的保障。

我們從小看書,書上會教人分辨:蘋果與香蕉是水果,是可以吃的;老虎很危險,所以要避開。換言之,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區分,什麼對自己有利,什麼對自己有害,有利的要去爭取,有害的要懂得逃避。

如果沒有這種區分的話,人類的生命隨時可能陷於危險。這樣的區分是出於保護自己的本能。然而,一旦區分就會產生問題,因為事物會開始出現貴賤的差別。

舉例來說:大家都知道黃金比石頭好,所以路邊的石頭沒有人會撿,但如果是黃金大家就搶著要;而鑽石又比黃金更好,所以大家又更喜歡鑽石。所謂物以稀為貴,越難得到的就越好。

如此分析之後可以發現,人一旦區分多了反而造成了心理上的錯誤期待,以為最貴重、最稀少的就是最好的,因此拼命去追求。但結果是什麼呢?

2016年底,我曾看到一個報道,說現在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達60萬人,已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這說明了,越是拼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就越辛苦。

我們追求車子、房子,什麼都想要趕在別人前面,生怕自己過得不如別人。可如果我們最後得到的這一切,都是以過度消耗生命的能量的代價換來的,這樣的「得到」,未嘗不是一種悲劇。

認知第二層:以「知」為避難,懂得退讓和保全,才能活得安穩

人除了要懂得區分萬物的好壞之外,還必須設法懂得避難之知,也就是要知道如何避開災難。

換言之,第一層以「知」為區分時所要瞭解的是我「對」萬物的關係,而這一層則須瞭解我「與」萬物的關係。

「對」和「與」不一樣,「對」是針對萬物加以區分,讓人可以活得下去,卻也帶來危機「與」則是指區分清楚什麼是危機之後,自己要懂得如何避開,這是第二步。

老子說過:「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老子》第二十八章)雄代表陽剛之氣,也就是在社會上飛黃騰達;雌代表雌伏,也就是安靜,指退縮下來。

整句話的意思是:知道雄強的好處,卻守住慈柔的位置,這樣可以作為天下的僕役(溪,即指古代僕役)。作為天下的僕役,就不會離開恆久的德,再由此回歸嬰兒的狀態。

老子提醒我們,人要懂得退讓和保全。近代史上對這句話感觸頗深的人,是曾國藩。

曾國藩一心為國為君,但因為過於鋒芒畢露,結果被帝王猜忌、被同僚排擠。咸豐七年,曾國藩丁憂回家守制,在痛苦中反思:自己對朝廷不可謂不忠,對貪腐不可謂不嚴,對戰事不可謂不用心,對自己不可謂不苛刻,何以最終落得如此下場反思過後,明白之前的自己做事過於剛強。

在丁憂期間,曾國藩潛心研究了《道德經》,悟出「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復出的曾國藩一反常態,態度尤為謙遜。

從此以後,曾國藩在官場中的處境大為改善。最終,成就了曾國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的美譽。

認知第三層:以「知」為啓明,由道來觀看一切,擺脫煩惱與束縛

「知」要從區分、避難,再到啓明,「啓明」這一步是最難的。啓明就是「道我一致」,不再從自己,而是從道來看這個世界。

一般人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和背景來看世界,如此難免造成各種煩惱雜亂如果從道來看世界,那麼就是無所不包,所看到的一切不再是以前所見的狹隘範圍,心胸自然立刻開闊起來。

我們都聽過《塞翁失馬》的故事,一個老翁,馬丟了他不覺得是壞事;丟的馬帶了一群良駒回來,他認為可能是一種災禍;兒子馴服馬時摔斷了腿,他認為可能是件好事;不久後戰爭爆發,所有四肢健全的男子都被徵召入伍,傷亡慘重,老翁的兒子卻因為摔斷腿而逃過一劫,性命得以保全。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老翁為什麼這麼厲害?

他看事情的角度和一般人不一樣,一般人看事情只看到一面,他卻能看到兩面。這是因為他知道一切都是相對的,有善就有惡,有高就有低,有好就有壞,有得就有失。

就像老子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一個人有福氣,他的災禍可能也要來了;如果之前沒有經歷挫折,也不會有之後的獲得,這是一種人間常態。

事實上,有時候失意反而好,因為可以讓別人得意。但是想擁有這種風度,自己必須先有道家的修養,能在失意時,因為看到別人比自己順利而感到快樂。表現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失意時能知道原因何在,如此才能化解心緒;如果一個人表現不好就怨天尤人,那麼當新的機會來到時,反而容易錯過。

所謂的「與『道』在一起」、「從『道』看萬物」,就是要學習塞翁的態度,看任何事情都要觀察它的全面發展,明白人生常態,自得其樂。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養生主》)意思是說,我的生命有限,而知識是無限的。想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一定疲累得很。

取得你所要的常常讓自己處在壓力之中,珍惜你所有的則可自得其樂。

我們在學習知識時,常需明白其目標在於:經由理解而體會生命的自由。

因此,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讀更多的書,而是為了借此明白事理,擺脫煩惱與束縛。「啓明之知」正是如此。

【文章出處】
《傅佩榮的博客》(新浪博客)
〈人生有一種悲劇,是得到了你想要的〉
2017-06-19
網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7bcc90102xcc8.html
作者/傅佩榮
【作者簡介】

傅佩榮(1950年12月16日-),祖籍上海,私立恆毅高級中學、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宗教系博士。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及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哲學與文化》月刊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哲學》雜誌總編輯等。傅佩榮著作甚豐,曾出版中西哲學普及讀物、散文百餘種,擅於將傳統思想轉換為現代的人生哲學,並經常於各大學、電視台公開演講,其關於儒家思想的主張為人性向善論,在兩岸有高知名度,2008年成為《21世紀經濟報導》評選風雲人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