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林.jpg

秋聲賦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余曰:「噫嘻
悲哉!此秋聲也。胡為乎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淒淒切切,呼號奮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
也,於行為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
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
,如助余之嘆息。


美文《秋聲賦》賞析──追蹤古代文人秋天的心跡

文人寫秋,往往帶有濃濃的主觀情感,隱約能使你感受到內心的心緒。意念中對秋聲的「聆聽」,表達方式、場景渲染,修辭手法、傾其意緒頻見濃厚的主觀情感和頹廢色彩。對秋景、秋意、秋聲的描摹細膩深刻、唯妙獨道,立意鮮明,雋永含蓄。箇中的聯想栩栩如生著實今人心存崇意。


「秋聲賦」中寫秋;定義為「秋之為狀、其色慘澹」。秋景中常用黃,紅,色葉主色調摡述,閉目凝思,……伴著秋霜,「倒影搖紅,赤葉燒天」漫山遍野,層林盡染。秋聲的描述為「淅瀝」而淒淒切切。更有詩人柳永雨鈴霖中描述;「寒蟬淒切,對長亭晚,」淒涼意境中,「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無不慷摡。夲文歐陽修的秋聲之心靈悸動,尤如驚濤,宛如靜謐中千軍萬馬靜默中奔襲。淡然中,秋令時節,竟也氣清地爽、雲斂天高頗多讓讀者眼幕中頻現…菊散芳于山頂、雁留哀於江灘。追蹤詩經中對秋的揣度;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可謂是一切景語皆為對大自然的情語,意境開朗、襟懷寬達,千古流頌。

用秋景寓喻人生,用類比,穿插的手法比較大自然二十四節七十二候的時令周期,陰陽,五行,印跡植物的悲秋的釋懷,索取人生道德,倫理,心理活動眾多的影響和相互交換,使得「一葉知秋」的細微變化,也如此富有哲理,把秋天的寫意刻畫的淋歷盡致。更有影射秋衰,作者顧影自憐老朽無為,凸顯作者枯槁暮年仕途「秋」的心境,印證對秋肅的殘酷和厭倦。秋悲,秋衰,秋肅,憐俜之態,泛起多有隱忍的感觸,這可能也是「古人」的宦海沉浮境遇多有與暮秋相聯繫的心,而迸濺出來的的仕途坎坷的命題吧。


其實秋天是大自然格物知理的自然天成,秋趣,秋聲,秋葉,秋蟲,即使秋天世間的萬物變化,只是山與樹,葉與色,秋蟲與環境變化的生物節律演繹,規律的嚴謹,驅動萬物的生衍,周而復始,永不衰竭。

秋天是大自然一瞥,大自然神奇造化使得江山依舊「如此多嬌」。翕動而去的是時光,留下的是不朽的墨跡使後人驚嘆無比,拾趣中我等俗人尋行數墨,恍然感知秋聲賦竟喚起眾多人對秋天「聲」的敏感,這個不經意中的記憶符號,刮過觸目皆是倏然滑過的五濱色彩的聯想,更有累累「心路」的歷程,令人偶有魂牽夢繞。歐陽先生不虧為「翰林子墨」傳載千年。

此文借賦秋聲告誡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境由心造,偏執於誦嘆,鬱悶,悲憐的意念對擁有無限的秋趣確有以偏概全,瀝瀝秋聲中總是金色多彩的歲月,由秋聲泛起的心靈蕩漾,是大自然的精彩,是歲月的滌盪,是期待中對宿願的收穫和慰籍。存養省察,這一立意,抒發了作者難有所為的鬱悶心情,同時驀然間探到自我超脫的願望。

夕輝晚照、寒蟬淒切、楓葉流丹、層林如染描述的是秋天的內涵外延,秋天的徵候和理解著實撩撥人之心緒。「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種回憶和賞析可能也是頤養天年之時的老人尤為慷慨意由,秋天.秋聲,固然會油生莫名其妙的孤獨,伴著「一生風雨誰卻知」的心跡.不管樂觀還是拘謹,無論高貴還是卑微,誰都可能相遇孤獨的感覺,常常使人深深地縈繞在不為人所知的寂寞的情懷中,應該受到眾人理解。其實.正如佛經中所說「境由心造」,縱然和秋天「會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在平凡生活中尋找適合自巳的樂趣。心的感受是最真實的,老年生活中,最簡單的「喜歡」就是最有價值的「樂趣」,平凡生活中有「樂趣」相伴最是心安。

在深秋的季節里拜讀歐陽修「秋聲賦」純屬在秋的感覺悟中不敢相稱為的惺惺相惜,在秋聲中期冀,興師動眾中攏動思緒,成就了「求古尋論,散慮逍遙」的老園林對秋聲中「心跡」的一絲撼動。心跡的尋覓……,在唐詩宋詞的秋天裡尋覓到別樣的對秋的感知,我知道這就是秋天的年度里悄然的「興趣」,這種內心的趨動,尤如暮年的助力神器,使得老年生活在持戒「修行」中隨心所欲。動動腦筋,時空中與歐陽老先生作一番隔世「對話」,著實是對相趣的尊重,共享中若是能有相知幾多知已,豈不是幸事?

感嘆時光過盡,惟願余後的衝動思維慣性依然能夠彼此持續。秋聲的誦嘆是那麼;清新,多維,傾心,虛靜。但只要力行耕耘,你我隨手依然會「推窗時有蝶飛來」。

【文章出處】
《每日頭條》
〈美文《秋聲賦》賞析:追蹤古代文人秋天的心跡〉
2016-12-06
網址: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an5br4n.html
文/古道西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