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png

釋「天命謂性、率性謂道、修道謂教」

天命謂性


古人以為「天生萬物」,因而上天所賦予的叫作性,就是生而既有的。〔中庸〕首章(依朱子〔中庸章句〕的分章,下同)說:「天命之謂性。」此句就字面看,可解作本有而非人為的,稱作本性。(參考勞思光〔中庸譯註〕)天是虛說,而天不必是一實體性的天道,或人格性的上帝。但〔中庸〕後半部盛言天道及天地之道,說天道生物不測,又引〔詩經〕「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以「不已」形容天道,是對天有內容上的指說,因此〔中庸〕所說的天是有實義的,並非虛說。鄭玄注此句曰:「天命,謂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謂性命。木神則仁,金神則義,火神則禮,水神則信,土神則知。」鄭玄此注對天雖未有明確的內容指說,但天並非只是天生本有之義,而有其實體性。朱子注云:「命,猶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於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以賦之理,以為健順五常之德,所謂性也。」也是以天為有實義的。鄭玄及朱子都以天命之性是仁義禮智信等道德之性,鄭玄以仁義為五行之神,朱子則以仁義為理,雖說法有不同,但都是以仁義為性。人本具仁義禮智之德,這便是人的本性,是以理為性,並不是從自然本能,生理欲望來說人性。若從自然生理說性,則是告子的「生之謂性」(〔孟子.告子上〕)及董仲舒所說的「如其生之自然之資謂之性」(〔春秋繁露.深察名號〕)的說法。從〔中庸〕後文所說的「至誠盡性」,可知〔中庸〕所說的性,確是以道德為內容的。

天命之性雖以道德為內容,但〔中庸〕作者並不認為性只是人性,而是認為性是絕對普遍的,對人來說,充分實現其性的人,是可以贊大地之化育的(參見「至誠盡性」)。便認為人的性和天道是相通的,或甚天道與人性是同一的。人所稟賦於天的理,亦即是使一切存在所以能存在,使宇宙的生化成為可能的天道本身。因此人的性,不只是道德的理,也是天理。

總而言之,天命之謂性一語含兩方面的意義,一是仁義禮智等理是上天所賦予人本有的,道德之理方是人的本性;二是內在於人的仁義之性和天道是一致的,人的道德實踐的動力即是天道生化一切的創造性。

〔中庸〕以仁義禮智之理為人本有之性,又以道德之性即是天道天理,是順著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見〔孟子.盡心上〕)之義而更進一步發展而成的。〔中庸〕應屬晚出之書,宋儒以為〔中庸〕是孟子之前的子思的作品,但清代以來的學者,大多認為〔中庸〕是戰國後期的作品。

率性謂道

順著本性,將它實現出來,便是道。見〔中庸〕:「率性之謂道。」朱子注:「率,循也。道,猶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則其日用事物之間,莫不各有當行之道,是則所謂道也。」〔中庸〕所謂性,是以道德為內容的性,而性與天道是相通的。(參見「天命謂性」)因此依循這本性而將它實現出來,便是道。這道是從人的生命活動、行為表現上說的,並不是就天道本身說。或可以說天道在人循性而行時,會在人的生命中表現出來。   

朱子認為率性謂道,並不只就人說,也包括其他的存在物,故上引朱注有「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之語。若就性由天命而定,則並不只是人之性,也包括萬物之性,道為一切存在所以能存在的根據,一切存在都依道或性而行,因此率性是可以通人物來說。但〔中庸〕的文意,率性是就人來說的,因物不能自覺,只是順著本能或自然法則而存在,從物說率性,沒有道德實踐的意義。〔中庸〕後文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其所不睹,……」可見道是從人說的,因人有違離道的可能,故須戒慎恐懼。

人自覺其本性而依循之、實現之,便表現出仁義禮智是人當行之道的意義,朱子從「當行之道」來說道,是很恰當的,推衍下來,即是父慈子孝、君仁臣忠之道。

天命之謂性,是說明性是天生本有,而率性之謂道,是說性通過人的自覺,成就了人的當行之道,性是人倫的道德行為的超越根據。   

漢代王充的〔論衡‧率性篇〕,將率性解作率勉其性,並不將率解作循。但他所謂的人性,則是有善有惡的,因人性有惡,故須率勉,是從氣性說性,與〔中庸〕所說的性意義不同。又有人將率解作循、順,但性則解作自然的本能、欲望,如此一來,「率性之謂道」便被解作順著自然欲望而行,便是道了,這樣的理解,不是〔中庸〕的原義。   

另外「率」字可能也含著「導引」的意思,把人的善性看作是一種潛能,要經過導引才實現出來,則更含有教育的意義。

修道謂教

將道修明、推廣便是教化。[中庸]有:「修道之謂教。」朱子注說:「修,品節之也。性道雖同,而氣稟或異,故不能無過不及之差。聖人因人物之所當行者而品節之,以為法於天下,則謂之教,若禮、樂、刑、政之屬是也。」據朱子的解釋,天命之謂性及率性之謂道,是形上學意義的語句,是涉及一切存在物而說的,而修道之謂教,則是專就人說。本來道德之性為人所本有,循性而行,便是道,是不用修的,但人的氣稟不齊,有賢愚不肖之別,未必都能依性而行。因人有感性,又有私欲,會障蔽本性,於是要有修治的工夫,以復其性而盡其性。故修道是指人要修明;修治本身的行為,以合乎道。   

[中庸]第二十一章說:「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與修道之謂教句合看。「自誠明」,是因本性圓滿而明智,「謂之性」,好像天生便自然如此的,不用經過學習。「自明誠」,是由明智而使本性充分實現,便是教化。能不須後天的教化而自然實現本性的人,是極少的;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因為受到教化,才自覺本來的善性,而成為賢人君子。   

由於人必須學習,方能自覺其本性,故教化是必須的,而由禮樂刑政等制度的建立,亦可使一般人因有制度的可資依循,而容易為善,禮樂刑政等如同是道的具體化,因此而使道普遍地表現在現實具體的人生中,就此意而言,修道也是使道普遍實現之意。可借[老子]之語來作說明,老子說:「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五十四章)道不僅只是在自己身上表現,亦要在家、國、天下中表現。聖人立教,便是要為眾人設立階梯,使人能步步上達,如此使道逐步普遍實現。   

又由此句連上「率性之謂道」看,把率字看作是導引之義,一方面是積極的進入正規道路,同時也避免誤入歧途,如注重感性,放縱私欲之類,這正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也正是修道的意思。


【文章出處】
《教育大辭典》
〈天命謂性〉
〈率性謂道〉
〈修道謂教〉
網址: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5%A4%A9%E5%91%BD%E8%AC%82%E6%80%A7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0535/?index=16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8069/?index=7

文/楊祖漢
【作者簡介】
楊祖漢,原籍廣東新會,出生於香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碩士畢業。曾任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主任,現任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及人文研究中心主任、鵝湖月刊社社務委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