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jpg


2019高二上期末考國文〈始得西山宴遊記〉申論題目

申論題(共10分,使用鉛筆及非藍黑色筆者,以零分計算。評分標準以「文字量」及「內容深度」各占50%)

〈始得西山宴遊記〉是〈永州八記〉的首篇,也可以看作柳宗元「重新發現自我」(師評:這個「重新發現自我」可視為本文的第一個主旨),以及找回失落的自我之後「境隨心轉」的過程(師評:這個「境隨心轉」可視為本文的第二個主旨)。這一課我們可以為它下一個註解,那就是柳宗元的發現西山,就是生命的重新發現與突破。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柳宗元,也有生命低潮的時候。人生挫折失敗的時刻,永遠比順境來得多,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人生勝利組,如何面對挫折,勇敢尋求突破,是每個人的必修功課。(師評:以上這段話就是「如何面對人生必經的逆境挫折」。而這也是所有「貶謫文學」的共同學習目標)

柳宗元找到了他的西山,他的人生因此而有所改觀,而你的西山找到了嗎?請根據以下原文的字句,分別以「麻痺習慣→驀然發現→突破超越」三個過程(師評:這三段式「習慣」「發現」「突破」是〈始得西山宴遊記〉最重要的大架構(房屋的鋼筋),同學一定要學會,其他細節只是次要的裝潢),賞析〈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文分三段(師評:剛好配合前面說的三段過程),並須以引述原文(師評:須引述原文,所以不是談自己個人的經驗。而是分析柳宗元這篇文章)加以詮釋(師評:引述之後必須深度分析,絕不是再翻譯一次)說明。

自余爲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爲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爲之文以志。

是歲,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師評:同學們還未建立起自己賞析表達力之前,雖然許多觀念仍須得力於其他資料來幫你拉高補強,但借用別人觀點考試時可以不去提「上課老師說」「某某書上說」,大家就把這些當作自己的分析,讓閱卷者以為這是你的真正實力,但記得,如果是正式寫論文,就要提出這句話或這個觀念引用誰說的話,否則就是抄襲!)

【文章出處】
2019高二上期末考國文〈始得西山宴遊記〉申論
出題者:本站。


勇氣.jpg


2019高二上期末考國文〈始得西山宴遊記〉申論

作者:綜二3.鄭慈靜

(一)麻痺習慣

柳宗元因政治事件被貶,在永州他時常觀賞山水,以酒來麻痺自我,他「以為」自己已看透山水異態之景觀,但他其實只是利用欣賞山水來減輕自身的痛苦,在政治作為也不積極,不想再的紛亂中。「我有」是佛家所說的「執我」,自然是自然,我是我,兩者毫無共通之處,這代表了他尚未理解山水,自然也沒有感悟他。

(二)驀然發現

因為坐在法華西亭,而看見了西山,「命」「斫」「焚」皆表示了他積極的態度,對比上一段的「枕」「臥」,就能知道作者的好奇心能夠使他積極第三段突顯了西山之峻嶺,這意味著,作者自己不同流俗,高潔的人品,「斫蓁莽」「焚茅茷」,指除掉朝庭,在發現世界前,如果沒有發現自己,世界依然毫無意義。

(三)突破超越

從未始知到知始的過程,作者的境隨心轉,也透露了改變自身的心態,小人自然會消失,這時,大自然已感悟到他的心境了,而作者也領悟了大自然給予他的一切,進而達到了與萬物共處之模式,他不再是他,而大自然也並非只是自然,現在他已與萬物融合為一,柳宗元就是西山,西山就是自我,世間所有事物都是靠自己挑戰而尋找到的,而柳宗元就是發現了自我。

【文章出處】
2019高二上期末考國文〈始得西山宴遊記〉申論
作者:鄭慈靜
【作者簡介】
鄭慈靜,彰化縣溪湖鎮人,寫作本文時就讀國立北斗家商綜合高中部二年級,曾獲彰化縣國語文競賽高中組作文第四名,現就讀國立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


山.png
示意圖


2019高二上期末考國文〈始得西山宴遊記〉申論題佳作賞析

(師評:總分10分,分數9分)

(一)麻痺習慣

(師評:先列出標題,再進行申論詮釋,最正確的格式!)

柳宗元因政治事件被貶,在永州他時常觀賞山水,以酒來麻痺自我,他「以為」自己已看透山水異態之景觀(師評:這個「以為」就是題目所要求的「引述原文」,文章篇幅有限,時間更有限,只需引述原文的關鍵字或關鍵句即可,不必落落長引出一大段,同時,每個引述都需要去分析這個關鍵字句,而不是再翻譯一次,這就是「寫論文」,寫論文就是這樣在寫),但他其實只是利用欣賞山水來減輕自身的痛苦,在政治作為也不積極,不想再(師評:應改為「在」,或者寫成「再度捲入」)的紛亂中。「我有」是佛家所說的「執我」(師評:「執我」應改為「我執」,我執是佛教術語,意指對於自我的執著。但這個名詞雖然寫錯,但用在這裡確實是一大亮點,任何閱卷者看到眼前一亮,內心必然為之一震),自然是自然,我是我,兩者毫無共通之處,這代表了他尚未理解山水,自然也沒有感悟他。(師評:妳有認真讀過講義的賞析,並且消化後轉為自己的文字,老師已看到妳的努力了。)

(二)驀然發現

(師評:這一段裡如果放上辛棄疾那闋有名的宋詞「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輩子不斷尋尋覓覓的東西,原來一直就在自己身邊),同學將分數再往上提高一級,這就是適時放入「亮點」,讓閱卷者知道妳看過什麼東西,可以適時將它運用出來!)

因為坐在法華西亭,而看見了西山,「命」「斫」「焚」皆表示了他積極的態度,對比上一段的「枕」「臥」,就能知道作者的好奇心能夠使他積極(師評:「積極」了什麼未說明,所以「積極」二字背後可再加上「尋求進一步的認識」。三段中這裡寫「發現」的這裡分析力較弱,可再參考講義上的說明)(師評:句意已完結,所以「,」應改為「。」)第三段突顯(師評:目前多半寫為「凸顯」)了西山之峻嶺,這意味著,作者自己不同流俗,高潔的人品,「斫蓁莽」「焚茅茷」,指除掉朝庭(師評:應改為「朝廷」,在發現世界前,如果沒有發現自己,世界依然毫無意義。(師評:這句話老師上課隨口提的話,竟然被妳記下來,妳真的很認張在聽課!)

(三)突破超越

(師評:三段裡面這一段最難寫,因為同學們生活中很少這類神秘經驗,但老師盡量化為大家可以理解的方式來說明它是什麼,但切記不懂不要裝懂,天馬行空的胡扯只會再閱卷者面前暴露自己的無知)

從未始知到知始(師評:應為「始知」,而且都應記得引述原文要冠上「」)的過程,作者的境隨心轉(師評:「境隨心轉」意指外在環境(境)隨著內心傳變而改變,心不一樣了,世界就跟著不一樣了,這也是個借用別人觀念上的「亮點」),也透露了改變自身的心態,小人自然會消失(師評:改變自己,小人就會消失」這句話其實是違反常情的,應該是說,「這個世界上小人永遠存在,小人的迫害也永遠持續發生,但改變自己,可以讓人們更從容去面對小人給予的迫害、環境加諸於我們的挫折」。這樣也必較符合本文的主旨),這時,大自然已感悟到他的心境了(師評:「感悟」多用在人的主觀,不妨可換成「走入」),而作者也領悟了大自然給予他的一切,進而達到了與萬物共處之模式,他不再是他(師評:「他」之前可插入「原來的」),而大自然也並非只是自然,現在他已與萬物融合為一(師評:這個「與萬物合而為一」同學們可能覺得很抽象,簡單說,就是柳宗元不再把自己看得那麼大、把得失那麼重要,把自己降低為一座小小的西山,是浩瀚的自然裡的一小部分,這樣自己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與自然對立的另一大力量了),柳宗元就是西山,西山就是自我,世間所有事物都是靠自己挑戰而尋找到的,而柳宗元就是發現了自我。(師評:內容寫愈多當然表達愈完整,但記得不要超過畫線或空格範圍,不然還是會扣分。本文多出一行,老師酌扣一分)

【講評及資料整理】
本站。


放開.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