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jpg

明年起,揪團研習取代教專評鑑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明年起畫上句點。基層教師為終於擺脫繁複的評鑑作業而歡呼,但教專評鑑「轉型」為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真能有效提升每一位教師的動能嗎?

本周二(10/4),教育部一紙令下,為第一線教學現場已經操作十年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畫上句點。一時之間有人歡呼、有人錯愕,基層教師為終於擺脫繁複的評鑑作業而歡呼,但就像所有自負盈虧的民間公司都有一套評鑑制度,來檢視員工的工作績效;教專評鑑「轉型」為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真能有效提升每一位教師的動能嗎?

過去多年來,全國教師總會的立場 一直是反對「沒有實質效益」的教專評鑑,並要求教育部停止推動教師評鑑相關修法,把重點放在如何有效支援教師的教學,落實由下而上的教師專業社群發展。今年五月上任的教育部長潘文忠是基層教師出身,本周二宣布自106學年度起,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將停止並轉型。為此全教總還特別在「世界教師日」前舉行記者會,再次肯定潘文忠「從善如流,勇於面對錯誤」的態度。


資深教師揪團取代上對下評鑑

根據教育部目前的規劃,明年起轉型方向是不再採上對下的評鑑,改以鼓勵資深教師帶領校內教師社群,進行備課、觀課、議課,來帶動新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凡年資達3年以上之教師可帶頭揪團進修,不管是透過學習共同體、分組合作學習、差異化教學、學思達等各種方式來提升教學品質,都能更貼近現場教師專業成長需求。

一手創立學思達教學法的台北市中山女高老師張輝誠,近三年來除了率先開放自己的教室給其他老師們觀課,也一直鼓勵教師自發性學習與改變。他說,過去整個評鑑結構著重在「研習」和「撰寫表格報告」,完全抽離教學現場的連結,也流於型式化老師們最需要的是協助、支援、陪伴甚至是輔導,來取代「評鑑」,因此他提出四點建議:

1.成立各縣市「教學協助支援團隊」。

2.各校要有一位專責主管來負責推動教學精進。

3.未來教育部經費補助應該撥給第一線教學創新團隊,讓這些積極活躍且已有成效的團隊能發揮更大的效益。

4.讓第一線成功的創新教師,每周有半天到一天的公假,跨校去幫忙改善教學;並鼓勵更多老師、師培生到各開放教室取經。

善用外在壓力成為推動改變動力

不過,教育部推動教師專業評鑑至今十年來,全國參與的校數也才剛跨越六成,教師參與人數則不到四成。未來如何鼓勵更多老師,自發性加入教師成長社群呢?

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蔣偉民,過去在新竹市教育長任內曾推動全市所有的公立國中都加入教專評鑑。他評估,未來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才有可能,達到五成教師加入專業成長社群的目標,因為「很多老師會說他不需要幫助啊!」,既然不能強制要求老師加入,主管機關就需要更好的「策略性方法」,例如先由老師間互邀好同事、好朋友跨校揪團,從情感支援出發,接下來才能進行專業對話,然後才能在社群內提出貢獻。善用來自教師同儕或家長的「壓力」,有時反而可以成為推動改變的動力 。

長久以來因為教師界避談評鑑這個字眼,又沒有一個全國標準化、一致性的學力檢測機制,所以外界對老師的教學效度,一直是處在一個『朦朧』的狀態中」,蔣偉民用十分含蓄但又準確的方式形容著。而這也正反映出大多數家長的心聲,如果沒了專業的評鑑制度,如何去檢視學校裡的老師是否用心教學,且與時俱進?

張輝誠本周二晚間在學思達教學社群中有感而發表示,「教專終於要轉型了。批評容易,破壞容易,但是建設就難了」,當教專評鑑這個「緊箍咒」被拿掉,未來如何有效提升老師們內在改變的動機,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遇到,積極加入成長社群、關注班級經營的好老師呢?

這應該是每一位擔任教職者的自我期許,也是廣大家長們的殷殷期盼。

【文章出處】
《親子天下》
〈明年起,揪團研習取代教專評鑑〉
2016-10-06
網址: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2302-%E6%98%8E%E5%B9%B4%E8%B5%B7%EF%BC%8C%E6%8F%AA%E5%9C%98%E7%A0%94%E7%BF%92%E5%8F%96%E4%BB%A3%E6%95%99%E5%B0%88%E8%A9%95%E9%91%91/?page=2
文/王韻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