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等.jpg

《穿裙子的男孩》下架事件:尊重教育專業,也是家長的必修課

9月7日,保守派團體守護台灣發文指出「跨性別運動風潮已經吹到台灣,家長們請密切注意」;認為龍安國小在廁所張貼一幅《穿裙子的男孩》推薦讀物海報以鼓吹變性,批評此非家長所期望的性平教育。

9月12日,龍安國小也透過台北市政府發布新聞稿表示,學校會開設「書籍審查委員會」,將該書暫時下架進行審查;出版該書的聯經出版社獲悉後,則於粉絲團貼文表示遺憾。事態演變至今(14日),龍安國小宣布,現已將《穿裙子的男孩》重新上架。

這起「被下架」風波,後續有國小校長、學者與明星先後聲援抱不平,雖然最終和平落幕,但也點出性平教育的許多困境:閱讀與性平教育的公共性、家長守舊觀念,以及民眾不尊重教育專業等。

閱讀教育/圖書館教育的性質

閱讀教育已經是全球趨勢,閱讀力幾乎被視為競爭力,未來的人才必須要從大量文本中,淬鍊出能於生活中應用的素材,目前「素養導向」的跨科教學,各科也越來越偏重長文的閱讀理解。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曾經說明:「閱讀能力是所有能力之最前端,我們是活在一個說明書的世界,若無閱讀素養則終身學習必為假。」足見閱讀教育的重要性。

同時,也有網友認為:「這種有爭議的書籍應該下架,要看的家長自己看,不要讓其他孩子看到。」認為若家長有心讓孩子接觸,就自己帶孩子到公立圖書館看,或自己買一本。更有家長指出,宗教教育、台獨或統一等相關書籍也具高度爭議,應該通通都下架。

事實上,圖書館教育具有公共性與多元性的特質。公共性在於(公立)圖書館是公民的共有財,所以不能有「排他」的情形。換句話說,圖書館應廣納書目、不該排除特定議題,一旦對特定議題加以排除,便對書籍類型產生偏頗,更可能構成歧視。公立圖書館應該在(明確不違反)善良風俗之下,盡量滿足各種族群的需求。

在多元性方面,閱讀並非是讀到一篇文、一本書,就能夠全然地相信它。不同於網路留言討論,閱讀教育能使人以「系統化」的方式去了解某個知識體系與觀點,並且與其他書籍做對照。例如在宗教教育上,選書是介紹各個宗教文化,而不是宗教內的見證或者推廣入教(可參考筆者〈當宗教的聖善伸入校園時,教育為什麼該把關?〉);在政治思想上,也必須廣納多種意識形態或政治立場的書籍。即便我們無法避免書籍或多或少帶有意識形態,但推廣閱讀教育並非是講誰對誰錯,而是思考自己「同意不同意」。

那為什麼要在學校內弄個圖書館?為什麼不是家長自己帶去圖書館就好?為不然家長也可以自己買啊!

1.就是因為公民的閱讀習慣差,出社會後恐怕更不會主動讀書,所以才讓孩童從小培養閱讀風氣。

2.課外閱讀是學習的一環,與識字量、寫作能力密切相關。學校本應多廣泛藏書,從校內圖書館,乃至班級書櫃、共讀書箱,共同營造書香環境。

3.家長財力很可能無法購買各種書籍;而下班後也可能礙於種種因素,難以期待會額外帶孩童去圖書館閱讀。

4.透過閱讀教師、閱讀志工、班導師與科任教師推廣,可以將課外書籍融入教學,辦理各種活動來鼓勵閱讀。

5.校內圖書館的藏書更專注偏向學生年齡與程度,安全性高,並且營造方便借書閱讀的環境。

即便筆者任教自然科,但推廣閱讀教育不分科別,在班上亦設有班級書庫,提供適合學童理解能力的科普讀物。希望藉由閱讀教育,提供孩子知識與觀點,進而啟發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為深植閱讀習慣,在公部門端也相當重視閱讀教育,如新北市政府就有「小一新生一人一書」的禮物,高雄市文化局更早自學齡前便提供新生兒繪本。如這次事件的《穿裙子的男孩》,就是經台北市教育局推薦的書籍,甚至是全世界有名的兒童文學著作,早已經教育局專家教師審議,實在不懂為何會有家長覺得不適宜、不該推廣?而校方還因為少數家長的不滿而下架、重新審議經專業審議過的書籍?實在荒謬。

性平教育的困難

很多家長認為,目前的性平教育太過開放、不適齡,對現行性平教育有許多質疑。以為「性解放」就覺得是提倡「濫交」,「同志教育」就會把孩子教成同性戀;看到「性別光譜」,更是覺得怎麼可能有人明明是男生又覺得自己是女生,這樣一教小孩以後去變性,這該怎麼辦?

其實所有的性平教育大綱的源頭就是「去除性的禁錮」,也就是性解放。性解放不是性氾濫,而是去除對性的「不合理的限制」。性平教育不會一教就濫交、雜交,安全性行為依然是其強調的重點——為自己負責也尊重他人——並未違背主流社會所信守的價值。

而性解放的最基礎概念,就是「去除性別刻板印象」,這也是性平教育的初衷。性的角色,除了生理性別以外,還有心理性別(個體對自己性別的主觀認同)、社會性別(別人對自己的認同-別人認為自己是什麼性別/自己被認為是什麼性別)。

有家長認為,不該讓孩子那麼早認識性器官、性行為。我不多做評論,因為筆者也承認這些概念比較抽象。但是但是,再怎樣認為性教育的其他內容太過超齡,也不該認為「性別刻板」會超齡,這不是「自己孩子的事」,而是「自己孩子會不會欺負其他孩子的事」。孩子欺負孩子,可不會分年級年齡。為避免孩子不因外表特徵而被嘲笑,性別教育就更顯重要——畢竟去除性別刻板印象不分年齡,教材也無適齡與否的爭議。

為什麼去除性別刻板印象如此重要?因為所謂的「男生要有男生的樣子、女生要有女生的樣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壓迫,這些看起來天經地義的「期待」,也反過來對這些無法適應期待的人造成困擾,若為了屈就社會期待,便得逼迫自己「從善如流」;反之,則遭受各式「關心」的提醒。

例如,在台灣社會的普遍氛圍中,便經常認為「男兒有淚不輕彈」,男子氣概對男性來說是成就男人與否的條件,但這樣的過份壓抑是否會導致男性自我壓抑情感,或是不懂得適當的情緒抒發,面對人際、感情不如己意時,便成為失序的野獸?

而不符合社會性別期待,不符合性別刻板印象的人們,就被社會以「大家都這樣」、「你不正常」等藉口不斷壓迫。性平教育的起源,始於國中生葉永鋕的校園霸凌事件,在葉永鋕事件後,台灣才有了性別平等教育法,也才正式將性平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一環,教育學童理解個體的差異,以平等與尊重學習與他人相處。需再次強調的是,「同志教育」並非要將孩子教成同性戀,而是教育學童,即便同志在比例上較少,但他們仍是存在且是正常的,跟你我沒有不同。

再怎樣不滿性平教育,都不該是反對去除性別刻板印象的好理由。難道家長希望孩子遭受其他孩子的霸凌與取笑嗎?進步的社會,應營造免於被歧視的氛圍,讓人人得以安心的生活與發展。

性別刻板印象來自無知

無知與成見是相輔相成的,很多「刻板印象」是來自於「只認定一種標準」,但又沒看過其他可能性,就以為全世界只能怎樣運轉。

舉例來講,本次事件就有家長認為「蘇格蘭裙是男生穿裙子的特例,為什麼要用少數特例來以偏概全」。事實上,男性穿裙子的狀況在全球來講也沒那麼少,甚至佔了相當的比率。

例如台灣的原住民許多族群,如排灣族、魯凱族、阿美族,男性都是穿裙子或者裙片。東南亞天氣那麼熱,只有褲子的選擇也實在不合理,許多國家也都有男裙的文化,比如馬來人的紗籠、玻里尼西亞人的拉巴拉巴、緬甸人的籠基。

或許又有家長認為:「我不是原住民,我是中國人,我們的傳統並沒有男生穿裙子。」但褲子是為了活動方便的產物,尤其是騎馬,興起於遊牧民族,但並非是所有民族的共同產物。雖然現今中國的境內各地在歷史上也發展過男褲,但也同時發展過男裙,《辭海.釋「裙」字》:「古謂下裳,男女通用。」男裙也是六朝時期的主流服裝。

事實上,女穿裙、男穿褲的刻板印象來自於歐美保守主義的強勢文化潮流,並非唯一標準與真理。在美國的礦工地區,就為了讓女性也能幫忙勞作與活動,因此流行了褲子,可以兼顧宗教(基督教)的保守不露肌膚風氣。然而這種設計依然引來衛道人士的抗議,認為混淆性別,實際上只是自己不願接受女穿褲的風氣而已。

筆者記得在本月11日在教導自然科「植物的分類」時,為了引導孩子二分法(是或不是),就先以學生的外表為分類練習,此時教師提問怎樣區分是不是男女生。有人認為可以用裙子來區分男女生,但當我做過調查後發現,班上近二十名女生中,只有兩位女孩有穿裙子。一名男孩淘氣地說:「那老師我穿裙子會不會變成女生?」當然不會,也有學生補充男生穿裙的例子,像是蘇格蘭裙與原住民(母語)老師。我問學生:「衣著會是客觀的區分方法嗎?」大部分的人都搖頭說不。

若是連小學生都可以認知:自己的(生理)性別與衣服無關,為什麼大人就會看到男孩穿裙,就認定這是鼓吹變裝、變性呢?一切都是自身觀點的過份狹隘,造成許多偏見。所以前一部分才會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如果家長覺得有問題、不適合,或許應該多去讀點書吧!

家長過度干預教育

教育社會學基本概念是,社會改變促進教育改變,但教育本身也要改變以促進社會改變。

教育本身就是進步的,要改善社會環境與促進變化的任務,教育本身的技術與理論更是有專業性質。作家朱宥勳於〈十二年國教課綱你搞懂了嗎?——關於「素養」的三個關鍵字〉說明教育具有某種程度的進步性,還有特定的價值選擇:

當「素養」落實到各科綱要,並且與「議題融入教學」交會時,這後面其實預設了一套自由主義式的價值觀。在課綱裡的「四大議題」(性別、人權、環境、海洋),本身就會要求學生培養某種「態度」。

比如說,在性別平等的框架下,恐同的「態度」是不允許的;在人權教育的框架下,支持納粹的「態度」也是不允許的。這些基礎的普世價值有很強的合理性,但在比較老一輩的知識訓練裡,這種敏感度、判斷力和價值觀是不一定存在的。在新課綱上路的前幾年,這大概會是最需要給予現場教師支援的一部分。


或許這些價值選擇讓部分民眾不願改變、不願接受,但回歸國民教育、義務教育,這些教育本質就是「國家認定公民應該要接受的教育」,其中就包含了性平教育,因為這些價值是社會所必須維護與保障的。反對性平教育的家長,除非走自學方案,否則還是難以拒絕性平教育的存在。而性平教育之所以被認同,,必然是為國家帶來進步價值,在經過思考且獲普遍認可後才加以施行的。

以這次事件為例,其實龍安國小的事件處置也有一些問題。北市教育局主任祕書陳素慧定對於學校是否應停止借閱該書幾天「是有疑問的」。出版該書的聯經出版公司總編輯胡金倫認為:

教育專業應強調理性,讓學生學習尊重他人也明辨是非,校方若僅因一名家長意見,就抹去學生學習機會,他深感遺憾。
校方可能為了避免爭議下架,從學校行政角度尚可同理;然而再審「台北市教育局補助採購清單」的邏輯,筆者卻難以認同,難不成學校與家長認為教育局端審查的書籍有不恰當的內容,因此需要再審議一次嗎?校方怕事的下架處理,反而令外界產生更多質疑,難不成是心理有鬼?若未來持續有家長抗議而學校就下架自保的話,這早晚將癱瘓掉學校的圖書教育,建議學校與教師皆需謹慎看待。


家長參與教育,筆者身為第一線教育人員不但樂見其成,也認同這是目前國民教育的趨勢。然而,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共同成長,並不是讓家長的意識形態凌駕於教育專業上,筆者並不樂見家長時不時要抗議或阻撓學校政策,造成教師與校方不必要的壓力與行政負擔。尊重教育專業,也是家長們需要理解的課題。

【文章出處】
《鳴人堂》
〈《穿裙子的男孩》下架事件:尊重教育專業,也是家長的必修課〉
2018-09-14
網址: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8806/3368048
文/陳民峰
【作者簡介】
陳民峰,畢業於北教大自然科學教育系,目前為國小自然科老師、台灣綠黨黨員、科普作家。深覺生態保育不能只靠學術,需要從教育扎根。關心環境,致力生態推廣跨科學、跨人文的整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