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jpg

鹿.jpg


題解

這是周王宴會群臣賓客的一首樂歌。〈毛詩序〉說:「〈鹿鳴〉,燕群臣嘉賓也。既飲食之,又實幣帛筐篚以將其厚意,然後忠臣嘉賓得盡其心矣。」較切合詩意。詩以鹿鳴起興。鹿是一種溫馴的動物,它見到食物會呼喚同伴。以此興起君有美酒佳肴召群臣嘉賓歡會宴飲。宴會上鼓瑟吹笙歡迎客人,為客人送上禮物,,國君謙遜地向客人垂詢治國興邦的大道理,表示禮賢下士。又讚美客人明道理、善治民,是君子學習的楷模,向他們敬酒。最後賓主盡歡,宴會在君臣融洽的氣氛中結束。後來〈鹿鳴〉也成為貴族宴會或舉行鄉飲酒禮、燕禮等宴會的樂歌。曹操曾把此詩的前四句直接引用在他的〈短歌行〉中,以表達求賢若渴的心情。及至唐、宋,科舉考試後舉行的宴會上,也歌唱〈鹿鳴〉之章,稱為「鹿鳴宴」,可見此詩影響之深遠。

配合課程:曹操.短歌行

【文章出處】
《壹讀》
賞析《詩經.鹿鳴》
(轉引自:《詩經譯註(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
2017-02-19

網址:
https://read01.com/zh-tw/eGeymm.html#.X30m8qgzZPZ
作者:王秀梅

鹿.jpg


詩經.小雅.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
我有旨酒,嘉賓式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作品出處】

《詩經.小雅》
鹿鳴
原作者:不詳


鹿.jpg


註釋翻譯

(一)


呦呦(鹿鳴聲)鹿鳴,食野之苹。
譯文:
鹿呦呦不停鳴叫,呼喚著同伴來吃苹草。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譯文:
我有滿座嘉賓,為他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捧)筐是將(送)
譯文:
為他吹笙鼓簧,雙捧上滿竹筐的禮物。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大路)
譯文:
各位賓朋都愛我,為我講明道理指出方向。


鹿.jpg


(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譯文:
鹿兒呦呦不停鳴叫,呼喚同伴來吃蒿草。


我有嘉賓,德音孔(很)昭。
譯文:
我有滿座嘉賓,談吐高雅道理明瞭。


(示)民不恌(輕薄),君子是則(法則,榜樣)是效(仿效)
 譯文:
示人寬厚而不輕薄,君子學習好的楷模。


我有旨(美)酒,嘉賓式(語助詞)(安)以敖(快樂嬉遊)
譯文:
我有美酒獻給賓朋,嘉賓暢飲其樂盈盈。


鹿.jpg


(三)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譯文:
鹿呦呦不停鳴叫,呼喚同伴來吃野芩。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譯文:
我有滿座嘉賓,為他鼓瑟彈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深厚)
譯文:
琴瑟合奏聲優美,人人沉浸在歡樂中。


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譯文:
我有美酒獻給賓朋,快樂永駐賓客心中。


鹿.jpg


賞析

〈小雅.鹿鳴〉是《詩經》的「四始」詩之一(編按:《詩經》「四始」為〈風〉之始〈關雎〉篇、〈小雅〉之始〈鹿鳴〉篇、〈大雅〉之始〈文王〉篇、〈頌〉之始〈清廟〉篇,是古人在宴會上所唱的歌。據朱熹《詩集傳》的說法,此詩原是君王宴請群臣時所唱,後來逐漸推廣到民間,在鄉人的宴會上也可唱。朱熹這一推測該是符合事實的,直到東漢末年曹操作〈短歌行〉,還引用了此詩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賢才的願望,說明千餘年後此詩還有一定的影響。

詩共三章,每章八句,開頭皆以鹿鳴起興。在空曠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閑地吃著野草,不時發出呦呦的鳴聲,此起彼應,十分和諧悅耳。詩以此起興,便營造了一個熱烈而又和諧的氛圍,如果是君臣之間的宴會,那種本已存在的拘謹和緊張的關係,馬上就會寬鬆下來。故《詩集傳》云:「蓋君臣之分,以嚴為主;朝廷之禮,以敬為主。然一於嚴敬,則情或不通,而無以盡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飲食聚會,而制為燕饗之禮,以通上下之情;而其樂歌,又以鹿鳴起興。」也就是說君臣之間限於一定的禮數,等級森嚴,形成思想上的隔閡。通過宴會,可以溝通感情,使君王能夠聽到群臣的心裡話。而以鹿鳴起興,則一開始便奠定了和諧愉悅的基調,給與會嘉賓以強烈的感染。

此詩自始至終洋溢著歡快的氣氛,它把讀者從「呦呦鹿鳴」的意境帶進「鼓瑟吹笙」的音樂伴奏聲中。《詩集傳》云:「瑟笙,燕禮所用之樂也。」按照當時的禮儀,整個宴會上必須奏樂。《禮記.鄉飲酒義》云:「工入升歌三終,主人獻之。笙入三終,主人獻之。間歌三終,合樂三終,工告樂備,遂出。……知其能和樂而不流也。」據陳澔注,樂工升堂,「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每一篇而一終。三篇終,則主人酌以獻工焉。」由此可知,整個宴會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詩,而歌唱《鹿鳴》時又以笙樂相配,故詩云「鼓瑟吹笙」。樂譜雖早已失傳,但從詩的語言看,此詩三章全是歡快的節奏,和悅的旋律,同曹操〈短歌行〉相比,曹詩開頭有「人生苦短」之嘆,後段有「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之悲,唯有中間所引〈鹿鳴〉四句顯得歡樂舒暢,可見《詩經》的作者對人生的領悟還沒有曹操那麼深刻。也許因為這是一首宴饗之樂,不容許雜以一點哀音吧。

詩之首章寫熱烈歡快的音樂聲中有人「承筐是將」,獻上竹筐所盛的禮物。獻禮的人,在鄉間宴會上是主人自己,說見上文所引《禮記》;在朝廷宴會上則為宰夫,《禮記.燕義》云:「設賓主飲酒之禮也,使宰夫為獻。」足可為證。酒宴上獻禮饋贈的古風,即使到了今天,在大賓館的宴會上仍可見到。然後主人又向嘉賓致辭:「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也就是「承蒙諸位光臨,示我以大道」一類的客氣話。主人若是君王的話,那這兩句的意思則是表示愿意聽取群臣的忠告。詩之二章,則由主人(主要是君王)進一步表示祝辭,其大意則如《詩集傳》所云:「言嘉賓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當則效。」祝酒之際要說出這樣的話的原因,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個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矯正偷薄的民風。如此看來,這樣的宴會不徒為樂而已,它也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三章大部與首章重復,唯最後幾句將歡樂氣氛推向高潮。末句「燕樂嘉賓之心」,則是卒章見志,將詩之主題深化。也就是說這次宴會,「非止養其體、娛其外而已」,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滿足口腹的需要,而是為了「安樂其心」,使得參與宴會的群臣心悅誠服,自覺地為君王的統治服務。


【文章出處】
《漢語網》
(轉載自:《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
〈小雅.鹿鳴〉賞析

網址:
http://www.chinesewords.org/poetry/278-510.html
作者:徐培均(等)
【作者簡介】
徐培均,中國江蘇人,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上海社科院研究員。


鹿.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