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室.jpg

林邑軒:與電機媽媽談教育──回應周曉璇「為什麼需要打倒明星學校?」

電機媽媽周曉璇女士(下略敬稱)從個人感受出發,侃侃而談明星高中的存廢問題。通篇讀過,周文沒有提供太多的證據支持其立論,僅僅援用了「想當然爾」的印象式說法來說服讀者。

筆者認為,有累積性的公共討論,絕不會建立在抒發感受的漫談之上。可靠的論據與健全的論證,是進行價值抉擇之前的必要工作。因此,筆者無意與周曉璇進行教育理念的價值爭論,僅就其「推論方法」與「立論根據」提出批駁。

周文一開始,列舉了一大串的例子,用來說明為什麼會有「明星高中」。周的邏輯非常簡單,不同的領域都會有「明星」、「品牌」的差異化現象,這是自然而然的一回事,學校也是如此。短短的一段裡,周文就犯了兩個非常基本的推論錯誤

第一,錯誤類比(false analogy)。表面上類似的現象,不一定有類似的成因我們不會說,經過沖刷的石塊總是大大小小,因此,每個孩子的表現總是高高低低。我們也不會說,夏季大三角是最閃亮的三顆星,所以,台灣會有建中北一。如此議論時事,令人啼笑皆非。

第二,沒有任何社會現象是「自然」的,也沒有任何社會現象可以因為曾經存在過,就是無可置疑的合理什麼叫做「自然」呢?就是你放著都不管它,它就會朝向某個樣子發展。有任何社會制度是自然的嗎?顯然沒有。台灣曾經有「明星國中」,不過,1968年施行的九年國教,一點都不自然地且有點暴力的消滅了它。這跟綠豆泡水自然就會發芽,完全是兩種類型的因果關係。

接下來的段落,周文比較直接談到消滅明星高中將會導致的後果。電機媽媽擔憂,消滅明星高中,會讓台灣的教育走向「均質化」,就像「一個水桶的水位只會取決於最低的那片木板」,因此會「拉低教育水準」(用水位的重力效應類比教育效果,再一次離譜的錯誤類比)。略去低級錯誤不談,我們來看看周文所理解的「均質化」,與高中社區化所訴求的「均質化」,有多大的差別。

出身明星學校的電機媽媽,如同絕大多數出身明星學校的子弟一樣,都搞錯了明星學校的真正「效果」。首先,明星學校並不保證「學習表現」的絕對進步。以台灣來說,PR99的學生經過高中三年學習,一定有人變成PR98、97、96……,但大體上還能維持在PR90以上。相對的,一所入學成績約PR60的高中,大有可能集體進步到PR65以上。那為什麼大家依然對明星高中趨之若鶩呢?周文所謂的「學校的風氣、傳統、文化,校友的成就、口碑」,實在太含糊了。其實,周媽媽以及許許多多力挺明星學校的家長心知肚明,「不要讓我的好孩子跟壞孩混在一起」,以後出社會就能掛上「名校出身」的招牌,求職順利走路有風,才是明星學校最大的價值明星學校之所以這麼夯,就是因為它能提供(1)同儕、師長、親友的正向期待所營造的良好學習環境;(2)繼續升學或進入職場後,相比於其他學校出身的競爭者,明星學校資歷所帶來的象徵紅利。

在老師、父母的殷切期待下學習,好孩子跟好孩子聚在一起,會有什麼神秘的化學反應呢? 1960年代Sewell等人提出的威斯康辛模型(Wisconsin Model),還有後續相當大量的教育學實驗研究都指出,同儕、師長、親友對學生的期望越高,學生自我期許的程度也會越高,往後的表現也會越好。[註1] 不論社經地位高低,來自周遭的正向期待,都是學生維持高度自我期許,促進學習表現的重要因素。許哲耀針對台灣國中生、郭智晉針對台灣高中生所做的實證研究,也顯示類似的結果。[註2] 黃雅容比較明星高中與一般高中老師的上課方式就發現,明星高中的老師,比較傾向於讓學生「分組討論、設計、發表」、「實作、實驗或研究」、「選擇主題,蒐集整合資料做研究報告」。[註3] 我們很容易可以推想,明星高中老師之所以比較常採取學生參與度高的教學方法,大多來自「這些孩子程度比較好」的正向期待。相對的,家長、學生自身對於一般高中的學習,就沒有那麼高的期許,教師自身也是用一般的水平期待自己的教學工作。

進入職場後,明星學校與非明星學校的優劣尊卑,大多轉換為「讀書人」與「作穡人」(tsoh-sit,泛指從事體力勞動工作者)的對照。「讀書人」好像什麼都比較行,「作穡人」就是沒知識,憨憨的。所以名校出身的人,走到哪總會一再被「台大的呢」這類恭維,一再提醒烙印在身上的榮光。在社交、求職的場合,名校畢業生總是預先被嘉勉,就像蓋上CAS的屠宰豬隻一樣,有品牌,總是有保證。這些不成比例的象徵紅利,就是以絕大多數「不會讀書」的自貶、自棄為代價,透過同儕、師長、社會大眾的期待差異,一點一滴地膨脹起來的

如果電機媽媽跟一般高中職的學生聊一聊,就會知道此種「自棄」與「他棄」的雙重否定,有多麼普遍。相比之下,明星學校學生在高中、大學時代的躊躇滿志,放膽立志追夢,是多麼珍貴而稀少的資源許多孩子沒有方向,茫茫不知所以,並不是他們不願「立定志向」,而是從來沒有人告訴他,你也可以追夢,你也可自我期許啊!

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周遭他人的正向期待之下成長,進而培養自我期許的「能力」與「動機」,這樣的「均質化」,是在「拉低教育水平」嗎沒有不成比例的讚許和自我感覺良好,台灣的教育就會崩壞,菁英就會萎縮嗎?為什麼這樣的「均質化」,會被電機媽媽視為毒蛇猛獸呢?

也許,周媽媽認為有些東西只能為少數人佔有,或者說,大家都有的東西就不稀奇了,所以,還是一小撮人有就好。如果是這樣,那就明明白白說出,好讓大家公斷。

(作者為周媽媽的學弟,澎湖縣湖西國小教育替代役)

【備註】

[註1] 
The Educational and Early Occupational Attainment Process 
Social Class, Parental Encouragement, and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註2] 
動力還是壓力 ? 國中生教育期望、學業自信對學習表現與身心壓力之影響  
影響高中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相關因素之關係研究-以2005TEPS資料庫為例
[註3]
從上課方式、補習與課外閱讀比較就讀明星高中與一般高中的學習經驗  
photo credit:Christopher Sessums (CC BY-SA 2.0)

延伸閱讀:周曉璇:為什麼需要打倒明星學校?

【文章出處】
《獨立評論(天下雜誌)》
〈【讀者投書】林邑軒:與電機媽媽談教育──回應周曉璇「為什麼需要打倒明星學校?」 〉
2014-08-04
網址: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696
文/林邑軒
【作者簡介】
林邑軒,台大社會研究所博士生,長期關注致力於台灣政治、社會、教育問題的探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