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jpg

讀張愛玲──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這時代的總量

他們雖然不過是軟弱的凡人,不及英雄有力,但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這時代的總量。
──張愛玲〈自己的文章〉

張愛玲做為一個喜歡通俗文學的作家,也自認沒有什麼高雅的情調,對於世俗的東西總是愛不釋手,所以,她對下層的凡人,有一種特別的尊重,這才有了這個觀點。


但我們認為張愛玲的「時代概念」不同於主流批評的時代概念,張愛玲所謂「時代的總量」的說法,其實指的是「完整的人生」,表現「時代的總量」就是表現「完整的人生」。

不用英雄而用凡人來代表時代,是因為凡人是人世中的大多數,他們的生活願望就是人類的基本生活願望。張愛玲強調文學要表現人生安穩的一面,亦與此意相同。

至於張愛玲認為「這時代卻在影子似地沉沒下去,人覺得自己是被拋棄了。為要證實自己的存在,抓住一點真實的,最基本的東西,不能不求助於古老的記憶,人類在一切時代之中生活過的記憶,這比瞭望將來更要明晰、親切。」這建立了她的創作總綱:不僅是寫人在一個時代裡的感覺,而是寫出人於一切時代裡的生存體驗。這已經不是時代論而是人生論、人類論和存在論了。換言之,是時代為輕,人生為重;時代為表,存在為裡。

基於此,張愛玲所探討的不是時代主題,如貧富的差異、革命的鬥爭、戰爭的殘酷;而是人性的基本形式,如父與子的關係,男與女的情感,夫與妻的隔膜,現世的生存與時間流逝的矛盾,人世的網路與個人自由的衝突,活的無聊與死的無奈。她所表現的一切,沒有一件只屬於一個時代,因此,由它們構成的人世滄桑之感──朝不保夕的生存困惑,是人在遭遇生存困境時所不斷激起的一種生命體驗。

張愛玲由對凡人的關心,再到關心文明的發展,這裡的邏輯是統一的。因為凡人與文明之間,正是創造與被創造的關係,沒有了凡人也就沒有了文明,肯定了凡人也就肯定了文明。

延伸閱讀:
沒有悲壯,只有蒼涼──張愛玲:自己的文章

【文章出處】
《人間福報》
〈【文化中國‧讀張愛玲】 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這時代的總量

2013-11-24
網址:
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327958
文/劉鋒杰
【作家簡介】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本名張煐,後因入學需要,母親以英文名Eileen譯音,易名愛玲。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公共租界。張愛玲的祖父母分別為清朝末年著名大臣張佩綸和李鴻章的長女李菊藕。生母是清末長江七省水師提督黃翼升孫女,繼母孫用蕃是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孫寶琦之女。張愛玲出生名門,受到極好教育,特別是當時處於中西合併價值觀的形成。上海淪陷時期,陸續發表《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金鎖記》等中、短篇小說,震動上海文壇。1952年張愛玲離開中國大陸,其後赴美。在美國期間翻譯了清代小說《海上花列傳》,又寫了文學評論《紅樓夢魘》。1956年時,張愛玲就已經和大自己36歲的德裔美國人賴雅結婚,賴雅逝世後,張愛玲在美國終老,張愛玲一生見證了中國近現代史,漂泊於上海、香港、天津、美國各地,最後在美國定居,於1960年取得美國國籍。1995年9月8日,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去世於美國加州洛杉磯市西木區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享壽74歲,20世紀知名女性小說家。
【作者簡介】
劉鋒傑,蘇州大學教授,研究領域為文學批評理論、張愛玲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