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道歉.png

少了羞恥心的恥感文化

東西方對二戰的反省態度大不同,原因在於東方文化是恥感文化,而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兩者差異何在?能在人心造成這樣的差別?

今年是二次大戰結束六十年紀念,日本至今尚未對歷史的錯誤深刻反省,反而企圖修改教科書來合理化日本在二次大戰的殘暴行為,因此許多人認為日本在這方面遠不如德國。日本與德國的反省行為會如此不同,主要原因是東方文化是恥感文化、而受基督教影響的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之故。

在恥感文化下,對錯與否往往由人際關係決定,除與此事是否讓人「覺得丟臉」密切相關外,行為是否犯錯還得視對方是誰而定。泰勞、大陸漁工等因為被認定為是「低下」的人,所以,施加在他們身上的不人道政策與行為,我們不會產生羞恥錯誤的感覺。反之,如果我們做錯事所影響到的是比我們「高上」的人,我們就必須取得對方的原諒,而且一旦當事人獲得原諒之後,錯誤就可以一筆勾銷,當事人可以重生。日本不願意深刻地反省道歉,主要原因是他們看不起中國,「高上」的日本人怎麼能夠尋求「低下」的中國人原諒呢?

在罪感文化下,規範人們行為的主要方式是「與上帝的盟約」,因此行為對錯的決定,與當事人和對方的人際關係無關,而另有一套獨立於人際關係之外的基本原則。雖然英法已是德國的同盟友好國家,德國人還是不斷地自我反省,因為,反省的目的不在於取得對方的原諒,而是不要再觸犯上帝規約下的基本原則。

受到東方恥感文化的影響,我國企業員工要是犯了錯誤,第一個要考慮的是我是否會丟臉沒面子。因為怕沒面子,所以要想盡辦法文過飾非,推卸責任;因為怕丟臉,深刻的反省當然能免則免。其次,犯錯員工要觀察何人會被自己的錯誤波及,如果是屬下受到波及,有良心的主管就會在未來設法找機會「回報」屬下,要不然屬下只有自認倒楣。相反的,如果錯誤傷害到的是自己的主管,那可就非比尋常了,一定要負荊請罪、甚至戴罪立功,直到獲得長官原諒後,才有自新的機會。不論是上述那一種狀況,恥感文化下的人民比較現實而缺乏認真反省錯誤的誘因

雖說恥感文化下的人民比較不能認真反省自己的錯誤,但它畢竟還是一套規範組織行為的機制,「千夫所指,無疾而終」的羞恥心,就是恥感文化維持社會倫理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台灣,恥感文化裡的羞恥心日益淡薄。例如,官場上笑罵由人、不怕丟臉而沒有羞恥心的例子愈來愈多;台灣官場傳統本來就沒有罪感文化,現在又拋棄了恥感文化中的羞恥心,然而依舊維持著恥感文化裡的現實本質,如此一來,無怪乎國家治理能力日益衰敗啊。


【文章出處】
《天下雜誌》
〈少了羞恥心的恥感文化

2011-04-19
網址: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0366
【作者簡介】
葉匡時,曾任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