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龍.jpg


「龍」考──神話中的龍(一)

凡是世界上有「龍」圖像的地方,就有「中國人」,也就有「中華文化」,它代表中國人對七千年傳統文化的認同,但是,「龍」也始終神秘的難以捉摸。因此,試從「神話」、「文化」和「哲學」的切點,探索「龍」的奧秘。

壹、神話中的龍


龍.jpg


一、烏有虛構的靈物

地球上究竟有沒有「龍」?若有它是什麼模樣?對於這個問題,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

贊成「有」的人認為:早在三千二百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裡就有「龍」這個字,其中至少有六十七種寫法和疑為變體的五十三種寫法,合計共有一百一二十種寫法。並且在甲骨文中,凡作飛禽走獸爬虫之類的獨體象形字,幾乎每一個都是真形而存在的動物,如虎、豹、象、鹿、鳩、鷹、鳳(孔雀)等,因此「龍」也應該是真實存在的生物,於是他們四處考證。有人因為恐龍的化石在中國各地出土,目前世界已知約五百多種恐龍化石中,中國就擁有一百多種,同時若把小篆「龍」字的右半部橫擺著看,像極了恐龍族群裡的霸王龍,於是便認為已然在六千五百萬年前絕跡的恐龍就是「龍」。也有人因為「龍」的畫像:巨首張口、長體鱗身、四足有爪、就認為「龍」是鱷魚的化身。又有人認為海馬和甲骨文裡的「□」(龍)字很像,頭上突起,上端寬大,身上有環節,於是認為海馬就是「龍」。


然而,不贊成有「龍」的人卻認為:世上根本沒有「龍」這種動物,那只不過是先民對雷電的描述。下大雨的時候,雷電交加,我們所看到的是曲折蜿蜒如金蛇一般的閃電,聽到的是隆隆的雷聲,如果把電光描繪下來便是如龍如蛇的樣子,把雷聲用文字寫出來便是「龍」。此外,也有人認為:春夏雨雲密布而放電之時,常產生許多奇形怪狀的雲塊,初民或以為這是神靈降臨,在此同時,當春雷初動,在冬眠中的蛇類爬虫驚蟄而起,故人藉著這種爬虫的形,再加上放電時的「隆隆」雷聲為讀音,而造出了「龍」這個字。

雖然,贊成與不贊成有「龍」的兩方,都有其部分依據與道理,但是基於「龍」這個字與這個概念,不是自始至今一成不變的,而是經過長時間衍化才成為我們今天所熟知的「三停九似」模樣,所以「龍」應該不是這世界上真有的自然物,而是一種存在於中國人幻想中的神物,是中國祖先五千年來所共同創造的虛構靈物。


龍.jpg


二、三停九似的龍貌

目前所知最早的龍,形體上,與蛇完全一致。例如在甘肅出土的史前(約當五、六千年前)雙虫神彩陶罐,其裝飾是由兩條蛇合成一個龍面,從側面單獨看是一條吐信的蛇,合起來卻是一個龍的面孔。所以易繫辭上云:「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即表示龍蛇的不分。但是到了商、周時代,龍和蛇開始有了明顯的劃分,依龍在殷商甲骨文和商周銘文上的字形來看,龍具有巨首、張口、有角、有耳、長軀、捲尾、有鱗、雙足、有爪、龍頭與頸身成九十度直角等特徵,與蛇的頭頸直連,無角、無足、無爪等特徵相比較,顯然商周時候的人,對於龍的形狀,已然有著一定的概念。

秦漢以後,一直到魏晉、南北朝的六百四十年間,是龍的統一階段,在這一時期的龍,雖然形態相肖,但也同中藏異。例如民國十四年在北韓、平壤(漢代的樂浪郡)出土的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所製的神仙龍虎盤,盤上的龍紋已然是一種巨口、長頸、有髦、被鱗、獨角、四足、銳爪的形態,特別是它那種迥轉身軀,凌空飛躍的姿態,更是後世圖書裡的標準模式。但是在東晉顧愷之所畫的「洛神賦」中,龍卻是另一種形態,雖然仍是巨口、長頸、披鱗、雙角、四足、三爪,但是它那曼長的四肢,以及拖著的長尾巴,卻更形似恐龍與大蜥蜴,顯然此一時期的龍,雖然在形態上日趨統一,但是形體上仍有蛇形與獸形之別。

唐宋以後一直到現代的七百年之間,是龍的定型階段。在這一時期的龍,不管形態怎麼變化,龍的身軀總是長條型,並且成「三停九似」的模樣。其中「三停」,是指由龍的首到頭,由頸到腹、由腹到尾三個部份;「九似」是指「頭似牛、嘴似驢、眼似蝦、角似鹿、耳似象、鱗似魚、鬚似人、腹似蛇、足似鳳」或是「頭似駝、頸似蛇、眼似鬼、角似鹿、耳似牛、鱗似鯉、掌似虎、腹似蜃、爪似鷹」等。此一說法的提出,早在宋朝董羽寫的「畫龍輯議」,以及羅願寫的「爾雅翼」之中就已經提及,時至今日,如果將它和台灣民間畫工所採行的「畫龍九訣:一畫鹿角二蝦目,三畫狗鼻四牛嘴,五畫獅鬚六魚鱗,七畫蛇身八火炎,九畫雞腳畫龍罷」相比較,則可發現:唐宋以來龍的形貌確已定型,所差的只是民間畫工比擬的更為通俗,未若宮廷畫工那般細緻罷了。

此外,今日所習見的龍含明珠圖,大概起源於唐朝,唐人灌畦暇語一書中有載:「凡珠龍所吐曰龍珠」。唐玄宗(西元七一三至七五五年)禪地祇玉冊的玉匱嵌片上,雕有龍搶珠的紋飾,是現在所知最早的龍珠結合圖。


團龍.jpg


三、一爪辨龍、蟒

龍的爪,在宋代以前都是三爪,到了元朝,爪數才有五、四、三爪的區別,所以如此,因為唐朝以前的龍不是帝王所專有,只是漢朝比較強調「龍象至尊」而已。因此,一般民間仍然可以沿用當時習用已久的三爪龍。到了宋朝,龍明顯的躍升為帝王的象徵,皇室並且明令禁止當時的臣民使用,只是龍在一般人民的生活中,已經扮演了極其豐富的角色,諸如祈福、求雨等,使得全面禁止民間使用龍變得不可能,因而促使龍扮演的功能角色產生分化,在當時,民間開始用無角的螭代替龍。

到了元朝元貞元年(西元一二九五年),朝廷更明令禁止臣民不得使用五爪雙角的龍作裝飾,雖經三令五申,但是違犯此律的依然很多,在禁不勝禁的情形之下,朝廷終於讓步,容許減少一爪以示區別,因此元朝有三、四、五爪混用的情形。

明朝初年,在由布衣躍居人皇的明太祖朱元璋特意提攜之下,龍形成只有象徵帝象的五爪龍和民間俗用的三爪龍兩種類別,減一爪為蟒的情形要到明朝中葉以後才得見。


明朝沈德符(西元一五七八年至一六四二年)在他所寫的「野獲編」中有如下的記載:「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正統初以賞虜酋,迄弘治中以賜閣臣。」意思說:「明英宗的正統年間(西元一四三六年至一四四九年),安南國王來降,皇帝想賞他一件龍袍穿穿,但被大臣們勸阻,眾大臣以為皇帝的御服怎麼可以賞給外番君長去穿呢!但是君無戲言,因而把龍的五爪減掉一爪,變成四爪,三爪向前,一爪向後,名之為「蟒」,於是龍袍變成蟒袍,賞件蟒袍給安南國王穿穿,也就無妨了。到了明孝宗的弘治年間(西元一四八六至一五0五年),朝廷重臣也能獲得蟒衣的賞賜,但是,依「明史輿服志」的記載:「內侍入侍,服用飛魚,貴而用事者賜蟒,文武一品官所不易得也。」足見當時受賜蟒衣者多為宦官。由此亦可窺見明朝宦官權勢之大與為禍之烈。

繼元、明兩朝變相容許王公大臣使用龍圖之後,清朝更明文規定五爪龍、四爪蟒的服飾規格。如清朝文獻通考第二冊,卷一八二,王禮十三,引大清會典事例,說明順治九年題准親王補服用五爪團龍文,四郡王同貝勒、貝子、固倫額駙用四爪團龍文,二鎮國公、輔國公用四爪方蟒,公侯伯或用麒麟,或用方蟒。康熙元年題准公侯伯用四爪方蟒。另如皇朝體器圖式,卷四,冠服項中也規定親王補服為前後正龍,兩肩行龍;郡王前後皆行龍,貝勒四爪正蟒,貝子、固倫額駙四爪行蟒,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駙四爪正蟒方補等。其中在郡王、貝勒、貝子、固倫額駙等四類圖飾規定上,出現了前後不一致的現象,究其原因,清初順治年間,禮制尚末底定,因而出現四爪龍蟒圖混用不清的現象,待禮制確定,方才龍歸龍,蟒歸蟒,各有歸屬;其間差異,僅在一爪耳。

今天,倘以這種標準來審視四周,則可發現:通常被我們稱之為「龍」的,竟有絕大多數僅具有「蟒」的資格。所以如此,有兩種可能,民國以前的古物,是為了遵從古制;屬於近代的圖飾,則是怕僭越,怕非真命天子的薄命壓不住具帝王之象的真龍,反而會因此帶來家居的不安。


戲服.jpg


四、本草綱目釋龍

明朝李時珍曾在他所寫的「本草綱目」一書中,對「龍性」下過如下的註解:龍性粗猛,而愛美玉、空青(藥名,藏於銅礦之中,可明目,頗珍貴),喜嗜燕肉,畏鐵、菵草(植物、有毒,其上露珠,觸之肉即潰爛)、蜈松、棕葉、和五色絲線,是故,食燕者忌渡水(怕因氣息所引,遭龍誤噬),祈雨者要用燕,鎮水患者要用鐵,激龍者要用菵草,祭屈原者要用棕葉、色絲裹粽投江。又說龍叫如鑼響,龍口旁有鬚髯,能噓氣成雲,所吐龍涎能發濃香,頷(面頰之下,頸之上的部位)下有一明珠,既能變水又能變火,龍火遇濕反焰,得水更燔,唯有以人火逐之,方能撲息。同時又說龍為卵生,思春之時,雄龍鳴於上風處,雌龍鳴於下風處,由風撮合。當龍交配時,常化為二條小蛇,以利藏匿。由以上的描述,顯示李時珍那個時代的人,對龍性的了解,仍然多半承襲蛇性,如卵生、噓氣、吐涎、懼怕蜈蚣和菵草,交尾時化為蛇等,只是再加上一些傳說中的靈性,如噓氣成雲、頷下有珠等,這不僅代表了明朝人對龍的看法,流傳至今,亦成為我們今天探究龍性的基本根據。


團龍.jpg


五、龍譜群像

由於龍是古人冥思、幻想中所虛構出來的靈物,人類在構想中很容易將現有的社會制度投射到幻想中的世界,再加上不同人有不同的幻想,因此,龍也不是獨一無二的,而是如同人類一樣,有著不同的特徵、階層和種族,並且自成一個世界的。

依照特徵來分,「龍」可分成:無角一足的夔龍,有鱗無角的蛟龍,有角有翼的應龍,有角無翼的虯龍,沒角的螭龍,不能昇天的蟠龍,嗜水的蜻龍,噴火的燭龍,好叫的鳴龍,好鬥的蜥龍等十類。其中有角的虯龍是龍的族長,地位有如今天的內閣總理一樣,負責指揮進退和帶領群龍乘雲注雨以濟蒼生等一切實務;而有著高士般情操的夔龍,飲食有節,不游濁土,不飲濁泉,飲於清,遊於清,是龍族中的掛名君主,一如今天的虛位君主一樣,是統而不治,僅以君主之尊而為天下之表率,一付「無為而治」的模樣,真是盡得道家思想的精髓,無怪乎孔子曾讚美老子「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耶。」

此外,龍和人一樣也有膚色之分,依墨子貴義篇所載:「且帝(指伏羲)以甲乙殺青龍於東方,以丙丁殺赤龍於南方,以庚辛殺白龍於西方,以壬葵殺黑龍於北方。」以及東漢經學家服虔所註:「大皞以龍名官:春官為青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可知龍亦分青、赤、白、黑、黃等五色,其中以黃為貴,所以孫氏瑞應圖中說:「黃龍者,神之精,四龍之長也。」此或可視為中國人的本位主義。


龍.jpg


六、龍生九子

明朝褚人穫的「堅瓠集」與胡承之的「真珠船」兩書中,對「龍有九子」之說,都有著如下的記載:

1、贔屭:音閉係,又名霸下,形似龜,好負重,古石碑下龜跌即是。今還可見之於台南赤崁樓前。

2、螭吻:音吃穩,形似獸,性好望,古殿脊獸頭即是。又名嘲風,性好險,亦名鴟尾,可壓火災。今還可見之於台南孔廟大成殿脊上。

3、蒲牢:形似龍,性好吼,古鐘上獸紐是也。因蒲牢畏鯨,鯨擊蒲牢輒大鳴,是故,因欲令聲大,則作蒲牢於鐘上,刻鯨形柱以撞之。今在古代編鐘仍可見。

4、狴犴:音閉漢,又名憲章,形似虎,有威力,故立於獄門。今只可見之於典籍。

5、饕餮:音濤帖,好飲食,故立於鼎蓋或銘刻於鼎身。今可見於商周銅器上。

6、蚣夏:音宮夏,性好水,故立於橋柱,一作凡蚣,性好飲。今只可見之於典籍。

7、睚眥:音崖自,性好殺,故立於刀環、刀柄、龍吞口。今還可見之於古代與蒙古的刀劍上。

8、狻猊:音酸尼,形似獅,性好煙火,故立於香爐。又名好坐,佛坐獅子,也名金猊。今因新鑄之香爐仍沿古制,故處處可見。

9、椒圖:一作椒塗,形似螺蚌,性好閉,故立於門舖首。今已難見,但與常見之獅頭握環極類似。

由此觀之,在眾多(九為最大的個位數,代表眾多)的龍子之中,竟然無一子能繼承父職,皆只能承襲乃父之某一習性而已,雖然這些流落民間的龍子皆可能由庶母所出,但是對世人也不無幾許勸勉之意:凡事莫過強求,因己之長,盡己之力,克盡職守,雖不成龍,亦可為龍子矣。


龍.jpg


七、龍的生成

龍是位居神格的靈物,所以「成龍」一如「成神」一樣,只要宿意潛修,終有成龍的一天。龍的生成,總括來說,可有三條途徑、此亦即蟲化、魚化和物化。

1、蟲化:述異記中有云:「水虺(讀音為悔)五百年化蛟,蛟千年化為龍。」意指水中的毒蛇經過五百年的修行就可變化為蛟,蛟再經千年的苦修,就可變化成龍,此謂之「蟲化」。

2、魚化:三秦記云:「江海魚集龍門下,登者化龍,不登者點額暴鰓。」此亦即平常所謂的「鯉魚躍龍門」。傳說中,有三百六十條鯉魚溯黃河而上,抵龍門(山名,位於山西省河津縣西北,分跨黃河兩岸,形如門闕﹐相傳為夏禹所鑿。)山下之時,實際數目已達三千六百條:但是其中具有神靈且最勇敢者,只有一條,也只有這一條能跳昇龍門,搖身化龍。在其顎下生有三十六枚逆鱗,萬物觸之立即粉碎,無比神威。而沒有躍昇龍門的鯉魚,額上印以黑點,表示這一年就不能再試了。這和「水經注」所載一樣,「鯉魚三月上渡龍門,得渡為龍,否則點額而還。」此謂之「魚化」。

3、物化:「後漢書」西南夷傳中曾記載哀牢夷的祖先神話如下:「哀牢夷者,其先有婦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嘗捕魚水中,觸沈木若有感,因懷妊,十月,產子男十人。後沈木化為龍,出水上,沙壹忽聞龍語日:『若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見龍驚走,獨小子不能去,背龍而坐,龍因舐之。其母鳥語,謂『背』為『九』﹐謂『坐』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後長大,諸兄以九隆能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為王。後牢山下有一夫一婦,復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為妻。後漸相滋長;種人皆刻畫其身,象龍文,衣皆著尾。」其中曾言及沉木可以化為龍。

此外,亦有「龍由金生,黃金千年生黃龍,青金千年生青龍,赤金千年生赤龍,白金千年生白龍,玄(黑)金千年生玄龍。」之傳說,不論是由木生或由金生,皆係生於物,因此謂之「物化」。

然而,「成龍」並不就是「龍」的最高境界,龍自身還有所謂的「蛻化」,述異記說:「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化為角龍,千年化為應龍。」由此看來,龍也和人一樣,有著「宦途苦遠」的感慨。


團龍.jpg


八、龍的職司

1、化育萬物:相傳龍為神靈之精,四靈之長,四靈者,龍、鳳、龜、麟,其中龍能變化,鳳知治亂,龜兆吉凶,麟性仁厚。由於龍能變化,演化之極,龍乃成為萬物的始祖。淮南子言:「萬物羽毛鱗介皆祖於龍,羽嘉生飛龍,乘龍生鳳凰。而後鸞鳥庶鳥,凡羽者以次生焉。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而後麒麟庶獸,凡毛者以次生焉。介鱗生蛟龍,蛟龍生鯤鯁,而後建邪庶魚,凡鱗者以次生焉。介潭生先龍,先龍生元黿,而後靈龜庶龜,凡介者以次生焉。」意指龍是世界上所有動物的始祖,有龍之後才有萬物。又傳說龍於雲端戀鶴而產下鳳凰,在陸與牝馬合而生麒麟,此亦在強調龍的始祖身份,也因此,化育萬物成為龍的首要職司,這世界倘使沒有了龍,將變得非常的孤寂與無趣。

2、乘雲注雨:龍經上說:「虯龍為群龍之長,能進退群龍,乘雲注雨以濟蒼生。」足見對蒼生而言,「乘雲注雨」已是龍無可旁貸的最重要職司,尤其是在萬物已然生成之後,生命的維繫全賴雨水的滋潤。在民間傳奇「魏徵斬龍」的故事裡,涇河老龍就是沒有按照玉旨所定的雨量佈雨,而為唐太宗時之魏徵所斬,足見此一責任之重大。此外,為避免爭功諉過之情事發生,每一條龍都有明確職權劃分的管區,從每年農曆五月二十日分龍日之後,每一條龍就有了自己的管區,如果職責劃分以後的第二天(五月二十一日)就下雨,表示這管區的龍很負責,所以必然是風調雨順,豐收可期,連石頭縫裡都長得出米來;因此,有謂:「二十分龍廿一雨,石頭縫裡都是米。」反之,若職權不明,則如浙江俗諺所說的:「龍多了旱,人多了亂。」足見龍多了也會壞事。


3、接引飛昇:由於龍具有「管子」水地篇裡所描述的「欲小則化為蠶蠋,欲大則藏於天下,欲高則凌於雲氣,欲下則入於深泉」昇天潛淵的能力,所以龍在行雨之餘,還兼有接引得道、引渡飛昇的職責。早在「山海經」裡就有如此的記載:「東方句芒,馬身人面,乘兩龍。」、「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北方禺彊,人面鳥身,黑身手足,乘兩龍。」。

「史記」封禪書亦有如下的記載:「黃帝釆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髯號。」足見龍可供騎乘的觀念很早就有了,所以莊子逍遙遊有云:「乘雲氣,御飛龍。」

到了魏晉時期,龍又多了項任務~拉車,如晉朝郭璞在其所作「山海經圖贊」一書中說:「女媧之時,乘雷車服駕應龍。」又如曹植在「洛神賦」一文中描述:「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即是以六龍代替六馬來拖曳洛神所乘坐的雲車。然而,由於龍亦貴為四靈之長,本身即位居神格,因此有資格搭乘龍的乘客也只有四種,那就是帝王、神、仙和佛。

延伸閱讀:

陳宗嶽:「龍」考(二)----文化中的龍
陳宗嶽:「龍」考(三)----哲學中的龍

龍.jpg


【文章出處】
《udn部落格:雪泥鴻爪》
「龍」考~神話中的龍
2007-08-16
網址:

http://blog.udn.com/cty43115/1164262
作者:陳宗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