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戶落葉神社.jpg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盃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
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作品出處】
《漱玉詞》
聲聲慢
原作者:李清照


落葉.jpg


註釋翻譯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譯文:
我若有所失到處尋找,尋到的只有冷清,十分悽慘。

◎這首詞,一題〈秋情〉,為李清照晚年所作名篇之一。內容主要是抒發她在動亂年代孤苦無依的愁懷。
◎詞的開頭,落筆見奇,連出十四疊字:第一句「尋尋覓覓」,從字面上看,「尋」和「覓」都是尋找、尋求的意思。兩字重疊,就突出了詩人心神不定、若有所失的神態和反覆搜尋的目光。這裡沒有說明尋求什麼,但從詞中所寫,可以斷定不是尋找某一具體事物,而是尋求精神上的寄託和慰藉。是她在歷盡人間滄桑,備嘗生活艱辛之後的一種企求。
◎而結果卻是覓無所見,求無所得,所有的只是異常冷清的環境,因此再用疊字寫出了第二句。不妨說「冷冷清清」四字,既是深秋環境的氣氛,也是詩人暮年心境的狀態,飽含著隻身飄零,孑然獨處的寂寞空虛之感
◎故而再以第三句直抒愁腸,寫出「淒淒慘慘戚戚」。此句六個疊字為近義詞,區別殊微。「淒淒」言其悲涼,「慘慘」言其憂鬱,「戚戚」則言其憂懼。心境如此,當然是愁苦不堪的。
◎全詞抽繹難盡的愁思,由此延展而出。從表現手法來說,這十四個疊字,機杼自出,流轉如珠,一瀉無餘,贏得了歷代詞人的交口讚譽。張端義《貴耳集》云﹕「此乃公孫大娘舞劍手,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


乍暖還寒(忽冷忽熱)時候,最難將息(調養休息)
譯文:
在這乍暖還寒的季節,最難忍受。

三盃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譯文:
幾杯淡酒,怎能壓住心頭的悲傷(懷舊悼亡)?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這四句,寫秋天忽冷忽熱,身體最難適應,即使喝上兩三杯淡酒,也抵不晚上凄緊的秋風。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詩人情緒不好,身體也很虛弱,在寒冷的秋風中,連酒也無法使她得到些許溫暖,因而深感秋天愁苦難熬,心境更顯得凄冷了。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譯文:
大雁飛過,我正傷心,卻發現它正是我在故鄉遇見的那隻。(作者此時流寓江南,丈夫趙明誠已死,書信無人可寄,故見北雁南來,感到傷心。) 
◎當詩人滿懷愁緒,無法排遣的時候,驀然看到大雁飛過,打破沉寂的思緒,引起浮想聯翩。她想起雁是可以傳遞書信的,自己不是說過﹕「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嗎?如今大雁從北方故鄉飛來,又是舊時相識,總該帶來家鄉的消息,使這顆為思鄉而愁苦的心得到一點安慰。
◎可是,大雁竟自掠空而過,沒有留下半聲言語,希望又成失敗,心傷欲碎,所以句中點出了「傷心」二字。同時,這兩字也帶出見物思人,物是人非的悲傷。
◎當年,丈夫知萊州,暫別離家,她見到大雁曾想到:「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蝶戀花〉)。雖然她也覺得「征鴻過盡,萬千心思難寄」(〈念奴嬌〉),但不過是「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如今,又是「雁過也」,而丈夫已與世長辭,「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孤雁兒〉),只能目送征鴻,黯然神傷了。整個上片,由疊字頓入,寫秋寒,寫薄酒,寫過雁,頓挫凄絕,字裡行間處處都含著一個「愁」字。


滿地黃花(菊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滿地黃花堆積著,十分憔悴,有誰堪與共摘?
下片依然就愁字鋪寫下去:「黃花」,即菊花。這個叫法的起由,是從《禮記.月令》的「菊有黃花」興起來。這三句寫詩人在望斷征鴻之後,轉而俯視地面,只見菊花枯萎、凋落,堆積滿地,它那憔悴的花瓣,如今還有誰肯去摘取呢?說穿了,她是以菊自喻,悲訴背井離鄉、孑然飄泊之苦。這種因物傷情的寫法,本不算新奇,但由於李清照的晚景與黃花的憔悴极其相似,所以就不是尋常之語了。比興之中,傾注著一位女詞人淒慘悲涼的感情。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怎麼)得黑(天黑)
譯文:
守着窗,獨自一人,一個人怎麼才能熬到天黑?
◎這兩句描畫出一個孤獨、空虛,無所事事,滿面愁容的女詩人影象。她沒有歡樂,沒有溫暖,雁過傷心,菊落傷情。寒冷的秋風侵襲她的肌體,難忍的寂寞吞噬她的心靈,骨寒心傷,苦愁萬狀。在這種情勢下,時間就成了難以消磨的東西。你越是覺得難熬,它越是慢得出奇。
◎「獨自怎生得黑」一句,不僅寫出了度日如年的憂愁,也寫出了雖怕黑夜而又不得不等待著它的來臨的悲傷。真是筆端有口,訴說不盡,淒側幽怨,如泣如訴。
◎彭孫遹《金栗詞話》以為此二句乃是「用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詞意並工,閨情絕調。」張端義《貴耳集》則以為韻腳的「黑」字,乃「不許第二人押」之「奇字」。此字屬於險韻,詩家罕用,最犯忌諱。而易安居士居然敢押且又押得穩貼,足見藝高膽大,無所畏俱,功力深厚,履險如夷。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細雨敲打著梧桐,此正是黃昏,一點一滴落著。
這兩句寫黃昏時分的秋雨梧桐和淒孤的心境。深秋季節,梧桐葉枯,風中瑟索,已是淒聲煩耳,再加上秋雨淅瀝,就更令人煩惱了。「梧桐更兼細雨」,刻畫的就是這種心緒。
「更兼」二字,用筆很重,點出不堪聽聞之意。
「到」字則言時間之長,綿綿不止,直到黃昏。
「點點滴滴」四字,細寫雨滴梧桐之聲,單調沉悶,連續不斷,無盡無休,仿佛全都滴落到詩人心中。而且是愈滴愈深,愈深愈愁,以至於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於是,她那根淒哀欲絕的心弦上終於發出了絕望的聲響。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
這種況味,一個「愁」字又怎能說得盡呢?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詞尾如此一結,千種憂愁,萬般苦楚,全從筆端噴發出來,傾訴出人生的悲苦淒涼,呼號出國亡家破的慘痛。這一切不是一個「愁」字能概括得了的,卻又完全凝聚在這個愁字上,畫龍點睛,堪稱傳神之筆。

【解析出處】
《宋詞賞析》

李清照《聲聲慢》賞析
(編按:文字段落重新安排)

網址:
http://www.stfa-yyc.edu.hk/~wwong/04_5.htm
 作者:臧維熙

李清照.png
上圖:李清照(聲聲醉花陰.海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