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jpg

今日教育體制下,我身邊的4種人

身為一個高中生,在現今教育體制下,身邊的同學開始對未來不知所措,不知道將來的路該往哪裡前進,對自己之後要過的日子也產生了許多疑惑,越來越徬徨,甚至好像「卡住了」。以下是我在身邊經常看到的4種朋友:

努力讀書只是為了父母

第一種是努力型的人,也是最令我感到惋惜擔憂的人。他們是可能比全班第一名還要努力,每天認真讀書,一步一腳印的學習,絕不偷懶。但如果問他們是否真心喜歡讀書?幾乎一半以上的人答案都是「還好」。再問他們,如果不喜歡讀書,為什麼那麼認真?答案幾乎全都是「不知道」。他們只是跟著父母師長的腳步,盲目的前進,拚命地想要符合家人的期待,希望能考上第一志願,讓家人開心。

要是再問他們:真的進了好學校以後呢?會發現他們根本不知道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只為了做父母心中的乖孩子,老師心中的好學生,弟妹心中的好榜樣。這些人幾乎都是家中的老大,他們接受了父母的刻板印象,認為進了好學校,才會有好前途。但努力到底是為了什麼?要讀什麼科系?要從事什麼行業?他們都不曾想過。

而這類的人,大半都只能進入第二志願,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他們對自己的信心很低,只要考卷上錯了一題,就代表整個單元不熟悉,於是一直重新來過。這樣不停重來的讀書計畫,讓他們對前面的單元很熟,後面的卻從來沒碰過。我想這種盲目的學習也許就是他們無法成功的原因。

天資加努力令人羨慕,不上不下卻最辛苦

第二種是進取型的人,他們用心讀書,也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並且有完善的規劃。這類型的人應該是我認識的人中佔最少數、但也最令人羨慕的人。他們從很早之前就立下目標,每天認真地達成,一點一滴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他們對自我的約束力很強,也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到哪裡,並且慢慢累積自己的實力。他們多半很聰明,但向上爬的重要關鍵不僅僅在於天資是否聰穎,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明確的目標,並且努力爭取。

第三種是居中型,他們的聰明程度大概在中間,並不是成績很突出或是成績很差的人,而這也是他們最辛苦的地方。他們當時只是在第一志願的學校下了把賭注,然後就很幸運(或很不幸)的進了第一志願。他們在國中,經常是全班排名前五名的優等生,進高中後卻出現了大幅度的轉變,落到吊車尾的名次。他們所看到的未來非常渺茫,有人覺得當初應該去讀技職學校,現在也不會這麼累,在高中混不下去,出社會可能也比較好找工作;但通常又因為家庭因素而不敢說出口,更不用說轉學、退學了。

這種學生在我身邊佔了大多數,而且其中有許多人在會考說的「適性教育」下,學科以外的成績幾乎得到滿分。而他們真的熱愛學習嗎?真的適合學習嗎?

面對現實,不再被舊觀念綑綁

第四種是技職型的人,他們普遍不善於學科方面的內容,在國中畢業後選擇了技職學校、商業學校或五專,這可以讓他們專精於某件事,成為日後出社會的一技之長,並且繼續往自己的所學發揮。在我看來,這可能是一個對未來比較有幫助的選擇。

以上所敘述的,只是我生活中所遇到的朋友分類。我相信在目前教育體系之下,仍有許多人面臨著不同的問題。長期以來的教育改革,是希望學生能各有所長、各有所學,並且熱愛學習,從自己的興趣出發。但教改最初的目的達成了嗎?使學生們茫然徬徨、面對未來的交叉路口躊躇不前,這難道也是教改的目的嗎?讀完了大學,然後呢?等著失業嗎?

我們的社會一直在改變,而我們的未來也一直改變。學習的目的到底是該符合社會的期望,或者是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呢?

無論教育體系怎麼改,我們都應該要面對現實,在麵包和玫瑰之間做出選擇。我知道在這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有許多人堅定的抱著「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信念向前進,但他們缺乏社會的磨練,不知道該去向何方。也有許多人一直想要符合父母舊有的期望,覺得上一流的大學等於薪資高,工作穩定,但在現今社會中是如此嗎?我想並不是。未來的路,到底該走哪一條,都是自己所選,但你選好了嗎?

謹以這篇文章獻給對未來迷茫的朋友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走在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上。

【文章出處】
《天下      獨立評論》
〈今日教育體制下,我身邊的4種人〉
網址: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4021?utm_source=opinion&utm_medium=extend&utm_campaign=XX
2016-03-19
文/姓名不詳(筆名:高中生)
【作者簡介】
國立彰化女中學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