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jpg

如果說,生命是一條河,那麼「溯」字,就象徵了向生命源頭處溯源的開始。

在高中六冊國文中,出現好幾次「溯溪、緣溪、泝溪」而上的字眼:有人是無意間探訪了生命的淨土、有人是重新發現自我、有人是讓自己航向未知、有人是為了完成使命、有人是回到自己心靈的原鄉。

這些人,來自不同地方,要到不同的地方去,這些回溯對他們而言,也各自有著不同意義。

讓我們一起跟隨他們,回到不同生命原始的源頭。
        ---編者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陶淵明〈桃花源記〉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蘇軾〈赤壁賦〉

余問番人硫土所產,指茅盧後山麓間。明日,拉顧君偕往,坐莽葛中,命二番兒操楫緣溪入,溪盡為內北社。
 
---郁永河〈北投硫穴記〉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徐志摩〈再別康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