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教學.jpg

本文為聯合報教育專題「教育新面貌」第三篇。聯合報長期關注台灣教育,期許透過系列報導,帶領讀者看見當前教育紛爭之外,更多正在為孩子未來奮鬥的各界推手。

體制內覺醒 熱血老師啟動教育新面貌

隨著教育理念翻轉,教學的範圍已延伸到校園圍牆之外,不再僅限於教室中。近年來,學校內外紛紛興起一股改革力量,對教育存在創新與熱忱的教師,開始號召青年,用更多元的教學方式,幫助孩子勾勒出教育新面貌。而企業的挹注、科技的結合也為教學注入活水,培養孩子多元思考、邏輯思辨等能力。

一雙來自偏鄉的眼睛,因看見教改腳步來不及跟上城鄉間孩子的差距,號召全台教師透過創新的翻轉研習,找到方向與初衷。電影《老師,你會不會回來》的真實人物、夢的N次方召集人、爽文國中王政忠帶領這群熱血的教師,共同彩繪一幅關於教育的藍圖,並透過教學互動與對話,讓孩子的學習增添樂趣。

走進王政忠的課堂,學生的討論聲此起彼落,他運用自創的心智繪圖MAPS教學法,加入電子白板等數位元素,讓原本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變的宛如刺激遊戲,學生不再害怕說錯話,反倒搶著舉手推敲文意。王政忠說,這就是孩子的轉變。

近年來他在課堂中放進科技元素,甚至直接以遠端連線將上課影像傳送至中國雲南作為教學演示。他認為,傳統的上課方式:老師在台上念,學生在底下讀,兩者沒有火花。因此他事先設計開放式問題,鼓勵學生回答,他說「提問的目的是要建立起對話,同時老師要讓學生明白,即使答錯也沒關係」。

民間力量進入 教育翻轉加速

從教育現場崛起的改革力量,透過影響教師、進而帶領學生,朝更多元、宏觀的視野探尋未來。過程中,企業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元大基金會就長期支持大學生至偏鄉地區學校服務,以及舉辦冬夏日學堂。台灣三星則是透過協助偏遠地區學校建置設備,帶入新式教育經驗,讓學習的光繼續照亮至台灣各角落。

擁有全台第一座三星智慧教室的南投縣育英國小,經歷九二一震災重建後,目前全校僅剩6班,有了科技的挹注,上課變得新鮮有趣。老師陳水木上課時,把數學題目投射至觸控式電子螢幕上,學生們搶著上台,用智慧筆完成作答,不但學習互動比以往更頻繁,透過內建的抽籤、點名等功能,讓學習宛如遊戲,孩子臉上的笑容也變多了。

苗栗縣東河國小是一所原住民小學,為了保存當地珍貴的民族文化,三星透過配給行動書箱、提供平板電腦等資源,增添其文化保存及傳承方式。老師葉致良說,學生在上民族教育課時,可上網找資源了解賽夏族文化,並搭配傳統原民歌謠自製MV,過程中學生討論族語字彙、走訪社區拜訪耆老。

花蓮復興國小主任許雅玲也分享,在智慧教室上課時,她運用雲端平台做到課前備課、課中互動及課後評量,學生只要用平板登入,就能立即同步做題目,針對較多人錯誤的題項也可提出作檢討。上民族課程時,她能馬上秀出原住民的祭典影片,省去大量的資料蒐集時間,教學步調更緊密,學生也能立即回饋學習成效。

科技豐富課堂 「老師」角色不容取代

TFT(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組織創辦人劉安婷,五年前因看見偏鄉師資不足以及流浪教師的嚴重問題,號召對教育有熱忱的青年進入偏鄉服務,成功搭建起體制內外的橋樑。她認為,教育如同打群架般,不是關乎個人或單一組織的成功而已,養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落的力量,許多人都有責任去扛起這個使命。

劉安婷在參與教育噗浪客論壇時曾思考,人工智慧會不會取代老師?她認為,透過科技的確能幫老師省下不少時間與精力,更能專注在輔導孩子的創傷經驗,以及去認識孩子的家庭。但現在仍有許多角色是人工智慧辦不到的,例如讓學生用不同程度與速度做個人化學習,察覺個別差異,以及掌握每個孩子的學習狀況。

王政忠老師也指出,近年來網路平台迅速擴展,老師可以很快地傳遞知識及資訊,因此他希望能串連起所有老師的力量,讓不同教師的教學方法得以被交流及討論,因為他深信「More teachers get support,more kids get hope.」。

王政忠認為,即使科技能夠豐富課堂,但「教學若沒有質量,科技只是科技」,教師仍須扮演關鍵的啟蒙角色,才能串成完整的學習脈絡。顯見不論是體制內的王政忠老師,或是搭建起體制內外橋梁的Teach For Taiwan,彼此對於「老師」角色的認同,已經朝向啟動孩子對外界思考、識別並加以引導學習進度的「輔助者」,而不再是傳統站在講台前冰冷口述傳遞知識的「威權角色」。

劉安婷說,創立TFT的初衷很簡單,就是「錢能買到好的物資,但卻買不到好的人才」,一個人單槍匹馬無法在教育現場留的久,於是她起心動念,建立出一個人才導流的系統與環境,讓更多人的使命與能力得以貢獻在教育上。

因著這些關懷教育的實踐者,透過教育擁抱新世代,不但賦予了課堂新生命,也成為孩子成長的典範,讓孩子不再只是教室裡的過客,而能透過學習,迎向理想而嚮往的人生道路。

聯合報長期關心台灣的教育,未來將進一步擴及探討至未來教材的輪廓以及教育多元化等面向,並且持續挖掘更多台灣當前促動改革發生的民間力量,包括啟動教科書革命的美感細胞團隊,以及透過策展讓教育走進大眾生活,開創新式教育的教育家蘇仰志等人,敬請持續關注。


---聯合新聞網 2017-12-13 記者吳佩旻 (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87256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