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jpg

瑞典高中的「國文課」,也就是瑞典文課,總共有3門,一年上一門。

第一門瑞典文課專注於非文學類(Non-fiction)文章的閱讀寫作,閱讀內容包括新聞、哲學、心理、歷史等等,旨在訓練學生能理解文章意涵,並且能彙整、分析、並且有條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瑞典文老師常和其他科目的老師合作,最普遍的一種方法就是,比方說,學生們寫完的歷史報告,先由瑞典文老師批改行文邏輯和流暢度,然後由歷史老師批改歷史知識和分析,最後學生會得到兩種分數。

這個方法要實踐起來,其實對老師來說挺麻煩的,但是瑞典教育部不斷提醒鼓勵各科老師實行。我想這是因為瑞典課綱把語文視作「通往其他知識的基礎工具」,強調了語文在學習所有其他科目過程中,理解、思辨和表達自我的關鍵角色,這對在台灣長大的我來說,是很新鮮的。

第二門語文課是文學 (Fiction) 賞析雖然瑞典學校難免以歐洲為中心,但理論上世界上所有的文學都包含在內,選擇數量上則是現代多於古代。除了一些和瑞典語很相近的丹麥、挪威作品以外,其他重要文學作品,甚至是比較艱深的古老瑞典文作品,都是翻譯成現代瑞典文讓學生欣賞。

除了文學作品,戲劇、電影也包含在課綱當中。許多北歐電影晦澀難懂,我常常看完了以後還是滿頭問號。有一次我找到一個介紹各國重要電影的網站,影評內容不但專業而且深入簡出,後來仔細一看,才發現是瑞典教育部做給中學生的電影學習網站。

文學創意,不必侷限在瑞典

這個階段的寫作練習偏重創意寫作,著重語言的美感和人文省思。我先生在高中教歷史,有天我去他的學校,看到一位瑞典文老師正在改作文。我很好奇學生寫作的內容,就和她聊了起來。這位老師說她讓學生選讀一本和AI人工智慧有關的科幻小說,比方說《2001太空漫遊》、《銀翼殺手》,然後請學生依循作者的世界觀,寫一篇機器人的自述,探討「意識」是為何物。許多學生的作品都創意十足,讓我讀了不忍釋手。

這個階段的各科老師之間也有常有合作。在瑞典每個老師都可以申請一個叫做「前鋒老師」(First Teacher)的計畫,在一到兩年當中,作為其他老師的前鋒,設計和實驗創新教案。而在這段期間,他們的薪水也會大幅提升。我先生和同校英文老師就曾經合作提出了一個結合歷史和英文的前鋒計畫。所有關於美國南北戰爭的歷史,完全用英語授課,搭配英語史料和相關題材的文學作品。最後學生的作業是以南北戰爭為背景寫一個短篇小說,由英文老師打英文成績,歷史老師打歷史成績。

這門文學課的課綱設計讓我不禁思考,文學是全人類共有的寶藏,北歐文學可能不如中國文學博大精深,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反而能突破「瑞典文」的局限,把「文學」的本質帶入學生的世界。

文學何必非與「愛國」掛勾不可?

之前發生台灣課綱文白之爭時,我和幾個瑞典老師討論了這個問題,內容大致如下:

我:讓學生學習本國歷史悠久的文學作品,可以讓學生對我國文化內涵和歷史產生更深刻的共鳴和連結,提升愛國情懷。

瑞典人:北歐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文學大概是北歐神話,這些文學作品寫成時的瑞典社會(12世紀),和現代瑞典幾乎沒有共通點,反而和同時期的其他國家更相近。愛那個時候的瑞典,真的是「愛國」嗎?再說,花時間去解讀艱難遙遠的文學作品,真的會讓我們更「愛國」嗎?建立在這種自滿於我國文化比他國更具內涵、山川更加壯麗的「愛國」,是好事嗎?說到底,「愛國」到底是什麼?

我:好吧。除了愛國以外,藉著瞭解歷史悠久的文學作品,可以讓學生更了瑞典的現在,也能增進學生的文化涵養。

瑞典人:要瞭解瑞典的過去和現在,可以在歷史課上用不同史觀去探討。文化涵養沒有國籍,帶領學生去認識文學的本質,反而更能體會人文的力量。

就連在歐洲國家當中,瑞典也是對國族意識特別冷感的,以上討論可以反映出他們的思路脈絡,對台灣來說,也不失是另一種有趣的看法。

用獎勵機制,讓老師更有創新求變的動力

另外瑞典公部門用薪水或各種獎勵鼓舞職員創新的做法,也讓我覺得很有意思。在台灣總覺得當老師就是要春風化雨不求回報,在公部門工作就是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反而在偏左的瑞典,卻很「現實」地在公部門導入獎勵競爭的市場機制。

大家做好分內的事能讓機構穩定運轉,但能推動機構進步的,偏偏都是一些「分外」的事情。學校提供更高的薪水給老師們當作獎勵,最終達到了什麼樣實質的進步很難量化比較,然而要不是調薪帶來的動力,許多有潛力的教案很可能躺在老師們的腦中某處,得不到契機化為行動。

第三門瑞典文課,是學術閱讀寫作,每一個想上大學的學生都必須修完這門課。這個階段的寫作訓練非常嚴謹,每一句話都要有憑有據,行文不帶個人情感和意識形態,必須符合國際標準的學術寫作架構,旨在適當的理論框架下生產新的知識。在高一的時候學生們還可以用「我覺得……(I think that……) 」,當作段落開頭,自由抒發己見,到了高三,就絕對不行了。我先生說可以很明顯感覺到,學生到了高三,歷史報告中的結構和思辨內容,都會突飛猛進。

用別人的成長,反思自己需要的努力

目前台灣學校課程,國英數理地歷等科目的架構安排,原本就是國外引進的,在過去幾十年各國對教育和課綱的認識和看法都有大幅的演進,台灣也不需要拘泥於當初輸入的某種版本。

我相信每個國家的語文課綱都各有特點,都能對台灣產生某種啟發,而瑞典語文課綱在「將語文視作通往其他知識的基礎,盡力結合其他科目」、還有「把語文寫作依功能分類,文學類、非文學類分開講授」的這兩個特點,至少對我來說,是很具意義的。

台灣高中學生除了國文課,在所有其他課堂上都只做選擇填充,於是國文老師除了忙著填鴨學生古代文學知識外,還得接下訓練學生思辨寫作的重任。然而在和其他科目斷層的情況下,只能讓學生寫一些不痛不癢的八股論說文。然後當學生行文思路紊亂或是思考脈絡貧乏,被罵的往往是國文老師,讓我很想為國文老師們叫屈。

近幾年台灣媒體常帶著一絲獵奇心態,去報導歐洲學生的考試題目,讓台灣讀者看了之後大嘆自己不如歐洲高中生,搖搖頭關掉視窗。然而歐洲學生從懵懵懂懂到能夠回答這些問題為止,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訓練和成長?這也許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