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jpg

過去的國際教育,學生被動接收國際資訊。但從小活在網路世界的年輕人,早已學會用科技擁抱世界。當所有人都有機會與世界串聯,如何解決全球問題,更成為當務之急。新的國際教育,不再是空間移動或精通外語,而是掌握五大能力,跟世界一起學習,跨越任意門,做世界需要的人才。

世界愈來愈小,變動愈來愈大之際,台灣也正迎接史上最需要擁抱世界,流動愈來愈頻繁的世代。世界眼中的國際人才,跟過去已經不同。

今年8月,來自140個國家、將近1萬2千位的運動員,聚集在台灣。

不管是開幕式陳金鋒揮棒,比賽時選手奮力拚搏的精神,抑或是閉幕時的煙火與陣頭,都讓世界看見台灣。

「400公尺接力賽是我最爆淚的一刻。槍聲一響,美國選手跟台灣選手同時向前衝刺,我完全忘記自己是美國隊的工作人員,瘋狂幫台灣選手加油,」師大翻譯所學生張文蒨說。

她在世大運擔任美國團副團長助理,得學習面對不同國家的文化、態度與工作倫理。

「來自平凡家庭的自己,有機會和各國菁英一起交流,我真的很幸運,」張文蒨回憶起台灣和世界一起創造回憶的夏天,她還是激動。

擁抱世界,成為下一代年輕人的日常,每個人都有機會連結世界。

17年前,全球有210萬個國際學生,現在460萬;台灣出國留學的學生將近4萬人,來台灣的國際學生也超過11萬人,創史上新高。(見表)

 

數據圖.jpg

數據圖.jpg

數據圖.jpg

數據圖.jpg

數據圖.jpg


歐盟的學生移動力計劃「伊拉斯莫斯」,影響超過300萬學生。

流動不再限於實體或是物品、金錢的流動,更是態度、價值觀與身分認同的虛擬流動。

過去的國際教育,談的是讓學生跟世界連結,「知道」世界的樣貌,被動接收與適應國際資訊。流利的英語、高社經地位背景、具有國際移動力的「國際新貴」,彷彿才是世界中心。


但隨著科技推波助瀾,幾乎所有人都被迫跟世界連結。年輕人在數位環境下茁壯,跟各國孩子連線打怪、共筆協作,懂得連結資源,用網路動員,追求共同價值。

現在的國際教育,強調不管在哪裡,每個人都得跟世界一起學習。


曾任教育部長、中研院院士曾志朗參與賓州州立大學的全球大學諮詢會議,發現所有大學都在討論,如何培養出更理解世界經濟、政治、環境變動的人才。

中國的一帶一路,怎麼影響經濟的全貌?「新的國際人才不只是知道,還要行動跟參與,」曾志朗說得篤定。

「沒有一個國家是孤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教育學院院長歐羅茲科(Marcelo Suárez-Orozco)說。

他研究全球化教育超過20年,指出世界受到全球市場、媒體新科技與人口移動的影響,比過去更緊密,「教育得回應這樣的多元。」

但身為孤島的台灣,從頂尖大學到教學卓越計劃,卻仍還是強調國際化的量化指標。

舉凡國際學生人數、學生出國交換、姐妹校、雙聯學位、英語學程等都成為政府、大學大張旗鼓宣傳的績效與影響力。

世界的變化卻不只是如此。

世界愈來愈脆弱,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貧窮、還有難民問題,都是全球議題,」歐羅茲科說,比起10年前,現在更迫切需要具有全球視野與跨文化知能的國際化人才,才能解決問題。

這是從「量化」到「質化」的轉變,而世界各國都爭相回應這新的趨勢。從歐盟、美國、德國、韓國和瑞士,都在重新思考培養國際化能力的策略。

趨勢1:所有人都要是國際人才!五大能力 解決世界的問題

第一步,是所有人都要變成國際人才。

歐洲議會文化教育委員會就重新定義「國際化」,認為所有人都應該成為國際人才,不應侷限少數菁英學生、教師的移動。

而推行教學、課程與學習成果的國際化,才能讓最多人享有國際經驗。

新國際人才的樣貌是什麼?世界經濟論壇(WEF)探討21世紀必備的五個能力:包括跨文化認知與理解力溝通協作力全球議題解決力自主學習與批判思考力,以及快速適應變動力

幾乎所有受訪者,談起國際人才,言必稱跨文化認知能力、溝通與團隊合作。

在台灣工作超過12年,台灣新創競技場總經理韓荷麗,看過許多新創、也管理跨文化團隊。她分析,跨文化合作已經成為日常,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學習、工作,除了理解與傾聽文化差異,還得在這樣的理解下,成功溝通與合作。

加上當前社會要解決的,是又複雜又全球的議題。「你得知道你在世界的哪裡,而你能為這個世界貢獻什麼,」成大校長蘇慧貞說。

紐約的聯合國大厦裡,當年還是成大國際長的蘇慧貞遇到聯合國的官員,急切地談起台灣外交困境,但官員淡然地問,「那台灣想替世界解決什麼問題?」

這時,蘇慧貞驚覺,台灣總是期待被看見,卻很少宣稱要為世界做出貢獻。她希望學生了解,身為世界公民,該如何解決其他國家的生存與發展問題。


當上成大校長後,她最常問學生的問題是,「你想為世界做什麼?」希望學生思考,自己跟台灣的相對位置在哪裡,如何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

這樣的認知,需要自主學習與批判思考的能力,才能在雜訊中辨別真實,反思自己的處境。

這也是IOH平台創辦人莊智超很大的體悟。莊智超大二時曾到英國遊學,和外國人說自己聽英文歌、吃麥當勞,以為很國際,卻招來奇怪的眼神。

台灣應該提供差異化,不是西化,」莊智超那時才發現,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帶來創新的可能。

創新,才能創造價值。

宏碁是第一個在海外打下亮眼成績的台灣品牌,對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來說,「創造價值」才是國際化。

怎麼創造價值?施振榮認為不斷學習、適應變動,在任何角落能展現一流水準,就是國際化。

外,根據資誠今年《全球未來人力調查報告》調查全球1200家CEO,快速適應變動的能力被公認為最重要的能力第1名。

你得學會丟掉,再重新學習,」奇點大學被譽為全球最創新的大學,多元與包容計劃主持人艾斯摩塔,習慣跟不同國家的非營利組織與學生互動,每次互動,都得重新學新技能與價值。

趨勢2:專案導向跨界結盟 連結全球資源

新國際人才需要具備這些能力,但學校怎麼教,機構怎麼改變,才能培養新國際人才?

最大的改變,是強調「專案導向」的跨界結盟。

不像傳統強調姐妹校、交換或雙聯學制,這裡的跨界,指的是跨組織、領域、國界與產業的合作,而且得從解決問題開始。

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說,台灣一直都重視國際化,但現在國際化內涵要更深刻,傳統的成本、語言等考量都不再那麼關鍵。

重點在「連結」資源與人脈。國際合作也從傳統一味看向歐美,轉而面向中國、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市場。


美國南加大馬修商學院,帶學生到上海、北京的工廠見習參訪,讓學生當顧問,解決當地企業遇到的問題。南加大也利用龐大的校友連結,提供學生海外實習機會,為了讓學生走出美國,到世界各角落,學習跨文化合作經驗。

清大則利用台灣在高科技半導體的優勢,和工研院、印度理工大學三邊合作。清大教授當印度理工大學學生的指導教授,學生到工研院實習,培養印度人才。

跨國團隊合作也展現在頂尖學術研究。曾志朗今年代表台灣,和新加坡、維也納、德國、日本、俄羅斯、台灣和美國研究機構裡的資深研究者,共同發起大型計劃。

他們在各地成立學術社群,研究與未來挑戰有關的議題與領域,讓年輕研究者由下而上申請計劃,培育解決問題的人才。

把人才帶到國外,和頂尖機構合作,也是一種。

台灣土博士、UCLA分子藥理系教授曾憲榮,和洛杉磯錫安山醫學中心的前列腺癌權威博薩德斯合作轉譯醫學,開發出血液檢測晶片「奈米魔鬼氈」。

這個發明透過晶片做血液篩檢,監測癌症病患血液中的循環腫瘤細胞,能定期監控病情,降低癌症轉移與擴散風險。這項研究,也受邀加入美國癌症登月計劃。

但曾憲榮不滿於此,「我想培養台灣人才,」他在美國打造人才庫,想回台灣改變醫療制度。

他延攬台大醫學系畢業的學生進到實驗室,和醫學中心合作,接受跨領域研究訓練,「你學會了,再回去顛覆台灣,」曾憲榮習慣這麼跟學生說。

跟在曾憲榮身邊的台灣醫生簡佑任,剛來美國半年,就已經在當計劃主持人,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官員提研究計劃,「如果在台灣,這件事不會發生,」27歲的簡佑任說。

日本則利用國家結盟,跟東協國家合作。企業送當地人到日本念書,畢業後再派回越南,培養海外人脈。

趨勢3:善用科技的創新模式 結合網路學習與傳統大學

第三個趨勢是結合網路學習與傳統大學的創新模式。

科技進步,跨國線上課程方興未艾。2013年全球有430萬留學生,但MOOC平台Coursera就有超過2000萬用戶。

科技讓教育不受邊界限制,成為共同平台。想像一下,不同國家的學生坐在電腦前,看著大螢幕裡,位在不同時區的彼此,一起上課。

未來,這些學生都是團隊伙伴,要跨國合作、設計創新產品。這是由國際教學聯盟發動的課程,包括中、美、韓、印、德、墨、澳、希臘、巴西、以色列等國,跨越17小時時差。

而為了提升跨文化認知能力,課程更讓各國學生互相採訪,最後還得換位思考,代表對方說故事。

趨勢4:課程與教學國際化 認識世界的多元樣貌

第四個趨勢是,課程與教學國際化。過去10年間,只要談課程、教學國際化,幾乎都是英語教學。(延伸閱讀:英語好=國際化?打破台灣的英語教育迷思

非英語系國家尤其積極。德國為了吸引更多國際學生,過去10年大幅增加英語授課課程,成長超過兩倍。韓國也一樣。韓國延世大學規劃全英語教學的國際學院;「韓國MIT」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有超過85%的課程是英語授課。


台灣發展英語學程,2015年,全台有54所大學有英語學位學程,跟3年前比成長1倍。

但現在的課程與教學國際化,卻不一樣。為了讓在地學生有國際視野,回到課程本質。

歐洲各國就提供學生跨文化學習課程。美國教育委員會要求學生修全球議題課程,像公共衛生、環境、世界和平等。

南加大鼓勵教授做課程創新,迎接世界趨勢。校長尼奇亞斯從校到院,提供資金讓教授研發課程,也在專業領域挖角最強的教授,提升教學品質。

不只是大學,在課程國際化,美國和台灣高中走得更扎實。

美國高中認為弱勢學生也有權利國際化。光是洛杉磯,就有85%以上的學生來自移民家庭。所以課程強調從社區開始,讓高中生理解文化差異。

台灣面對新移民社會,教育也得回應這樣的需求。

明年上路的108課綱,首次將「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作為核心素養,融入所有課程與教學,比起以往只教知識,讓學生對世界有更多討論。


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舉例,課程不再只講食物、服裝或音樂等內容,而是提及背後歷史文化脈絡,深化國際教育內涵。

應邀來台參加《天下》、玉山國際大師論壇的「隱形冠軍」教父西蒙博士,臨別前一再語重心長地提醒:「要讓台灣的年輕人、下一代,及早準備好迎接全球化的持續襲來。

世大運煙火的絢爛猶在,但培育人才不只像煙花般短暫。從學校、企業到政府,每股改變的力量,已經像點點繁星,串起廣闊銀河

---天下雜誌635期 2017-11-06 程晏鈴

【延伸閱讀】
UCLA副校長范芝芬:要國際化,就不該活在課本裡
陸學森:年輕人開咖啡廳是因為他們不想再做代工,想自己做品牌
扎根台灣 讓世界走進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