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波.jpg


課前先備知識:

1.莊子、惠子、魚三種存在
2.三者之間「知」是否可能
3.能知;所知


濠梁之辯

(一)莊子感知魚之樂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莊子的齊物觀中認為「萬物與我為一」,所以人亦可知道魚樂
◎惠施與公孫龍是戰國時名家的代表人物。在任魏相時,曾為魏惠王制訂法律。政治上,力主聯齊楚以抗秦,推行「合縱」的外交政策;反對諸侯國之間的兼併戰爭,提出「汎愛萬物」的主張。他博學善辯,具有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有一套純由智性發展出來的獨特思想,莊子天下篇云:「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乖雜),其言也不中(當)。」
◎惠施可謂是莊子生平唯一的契友,但是二人在現實生活上存在距離,在學術觀點上也相互對立,他們的友誼是建立在多次針鋒相對的辯論上,這些辯論主要集中於三個方面:「大而無用」(逍遙遊)的爭論、「人故無情」(德充符)的爭論、濠梁「魚之樂」(秋水)的爭論。這些辯論對於理解莊子的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可以看到他們在認知態度顯著的不同:莊子偏於美學上的觀賞,因此更富有藝術家的風貌,惠子偏於知識論的判斷,因此帶有更多名家的個性。

(二)惠子詰問莊子安知魚之樂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魚
∴莊「不知」魚

◎首先是莊子見魚出游,直覺到魚的快樂時,惠施說:「你不是魚,『安知』魚的快樂?」
惠子以人、魚是兩種不同生物的觀點,否定莊子知「魚之樂」
惠施犯的第一個錯誤,在於他聽到莊子說「
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的時候,就追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當然,這時候這句話還沒有產生問題,但已為後面的失敗埋下種子

(三)莊子反駁惠子安知我不知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莊≠惠
∴惠「不知」莊

◎接著,莊子抓住惠施「不可知」的論點反駁:「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
莊子答以「子非我」,猶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惠子的論證法反駁惠子但卻變相同意惠子的邏輯推理,反而拋棄自己「物我齊一」的論點
◎莊子回應惠施的第二句話非常關鍵,他說「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這句話其實是一個陷阱

(四)惠子謂莊子固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惠
∴惠「不知」莊
∵莊≠魚
∴莊「不知」魚

◎惠施又得到理由來反駁:「我不是你,『固不知』你的感覺,你也不是魚,就該不知道魚的快樂啊。」
惠子援引莊子之論證作類比推論,更利用莊子的引論,確立自己論點的正確性。
如果惠施在這個時候,指出莊子不知魚之樂,是人與魚之間本不能互相知曉的問題,又或者指出「魚樂」本身就是一個無法驗證的問題,那麼這場辯論鹿死誰手,還沒辦法下定論
 ◎但問題就在於,惠施回答了:「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其中「我非子,故不知子矣」就產生了問題。惠施此處是順著莊子的問話邏輯來的,莊子設計了一個問題,要惠施回答,就是上一句的「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這句話是想讓惠施親口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在個體之間並不能夠相「知」的問題依照惠施的邏輯,我既然不是你,你也不是魚,「我、你、魚」三者都是獨立的個體,彼此心裡在想什麼本就沒辦法互相知曉
◎問題在於,莊子就在等這個論述由惠施親自完整的說出來,所以才再次用問句來確認這件事,確認惠施說「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時候,所依據的理由就是個體之間不能互相知曉對方心思這件事。 一旦這個論述確定,莊子就贏了
◎果然,惠施跳進莊子的陷阱,回答了「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也就是將「你、我、魚」各自區分開來,成為互不相知的情況
 
(五)莊子以惠子「安知」轉化為「從何知之」進行論辯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女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惠「知(預設)」莊能知
∴莊、惠、魚可以互「知」

◎最後莊子回答道:「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這邊就是要惠施回到對話的最初,面對一個最根本的問題。
◎莊子巧妙的將話題拉回:「你問我怎麼能知道魚的快樂,可見你是承認了我的『知』(編按:能知)這是『既已知』我知魚之樂(編按:所知)才問我的,卻問我「安知」,所以你只是問我『如何知道』而已,我告訴你,我是在濠梁上知道的。」
◎假如依照惠施的邏輯,個體之間無論如何都會因為差異而無法互相理解的話,那莊子說魚很快樂時,惠施又是怎麼理解莊子的呢?他怎麼能保證他理解的意思就是正確的呢?
惠施又不是莊子,依據他的邏輯,那無論莊子說了什麼話,都無法讓惠施真正了解莊子的不是嗎?所以莊子說「
子曰『汝安知魚樂』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意思是一開始,當惠施說出「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句話時,就已經接受了莊子給出的第一個訊息
◎「
既已知吾知之」的第一個「知」,是了解的意思,「吾知之」是「莊子知道魚很快樂」這件事,或更精確點說,是「莊子認為自己知道魚很快樂,因而說出魚很快樂的話」。而依據惠施後面的邏輯,因他不是莊子,他是不可能知道的。
全文的結構,以「安知」、「固不知」、「既已知」分為三個層次
◎莊子利用「安知魚樂」的問句偷換概念進行論辯,將惠子「激問」所用的反詰否定語氣,偷轉為「疑問」待解的口吻,從而認定惠子已知魚樂,只是不知莊子如何得知魚樂,於是回答「乃知於濠上」。
◎本文敘述莊子、惠施兩人同遊於濠水的一座橋梁之上,看到鯈魚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因而展開人是否能知道魚的快樂的辯論。全文除首句用敘述語交代場景及人物外,通篇是對話形式,雙方都能扣緊主題,把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運用頂針的修辭技巧,極簡明扼要的將這場辯論層層深化,讓人應接不暇、拍案叫絕。
◎惠施以務實理性的觀點出發,認為人與魚是兩種生物,因此質疑人是否能知道魚的感情?莊子則從藝術感性的心境出發,將自己的感情投射到魚的身上,感知人樂魚亦樂,而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在這場辯論中,惠施以
名家的邏輯推理來否定道家莊子的直覺感受,莊子則是刻意消除人與魚不同類的差別與界限,認為人與萬物都稟「道」而生,必須拋棄一切人世的虛偽不實,回返天真,才能讓精神與天地萬物相通,逍遙自在,所以莊子知魚之樂,正是一種返璞歸真的具體實踐。

莊子讓惠施在幾句話之內就掉入自己的矛盾,所以這場辯論,莊子確實紮紮實實地贏了。只不過,這場辯論開啟的討論,當然不只是誰輸誰贏而已。
當惠施順著莊子的話講下去時,他已經承認了他與莊子之間的對話是成立的。惠施,是一深諳各種詭辯邏輯的大名家人物,一時不察,竟掉到了這個陷阱裡。

◎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僅憑幾個片面資訊,就去論斷他人的行為
◎ 如果要了解才能評論,但實際上又沒有一個人能真正了解另一個人,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究竟如何可能
人與人之間(甚至有情萬物之間),有一個很寶貴的能力,能讓彼此同情共感,對於對方釋放出的訊息,無論是肢體、表情或言語,我們能夠加以解讀,都建立在這種能力上
不了解對方的脈絡,固然會影響到我們分析對方行為的準確度,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真正去感受對方所感受到的一切

◎常常說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光是情境上的假設是絕對不夠的。我們必須要去「感受」,必須要脫去自己所有的成見,但這非常困難。
◎莊子希望我們不要一直帶著既有的眼光去看待萬事萬物。當我們因為種種社會地位,認為自己的知識、思維或者歷練高於對方的時候,就更有可能自大地去論斷對方的一切
我們以為自己比對方聰明、成熟,就會產生傲慢,就會妄自去評斷他人的價值。而很多時候,被評斷的人是沒有被真正了解的當我們只顧著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評斷人時,人與人之間那種可貴的同情共感就消失了
即便口口聲聲說這是為對方好,但那份善意卻可能會成為一種傷害或壓力
在與任何人溝通的時候,有沒有真正理解對方的感受、真正脫去自己的成見、真正願意去傾聽和信任對方,這非常重要
 ◎莊子沒有分析那條魚的行為,他只是在「感受」那條魚的快樂。若要談莊子的生命情懷,我想這就是莊子此處展現的高度。


逍遙遊.png


【文章出處】
1.
〈濠梁之辯賞析〉
網址:

陳茻:濠梁之辯(賞析)
作者:陳茻
【作者簡介】

陳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晚明異端思想。非體制內國文教師,現於內湖教授國高中國文,推廣啟發式國文教育,曾任健身指導員。性嗜酒,好閒晃,現居新北深坑,日與鄰人野叟飲於市井,偶爾思索人生。著有《地表最強國文課本》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