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公.png
上圖:武聖關公


題解

本文全文甚長,本段節選自《孟子.公孫丑上》,是孟子討論「浩然之氣」的核心,有明顯的哲理論述意義,是《孟子》全書的名篇。孟子寓言「揠苗助長」即出於此文。

原文無標題,標題為編者所加。

 

孟子.png


孟子 浩然之氣

「敢問夫子惡乎長?」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文章出處】
《孟子》
公孫丑上
原作者:孟軻


孟子.png
上圖:孟子


註釋翻譯

「敢問夫子惡(音,何)乎長(長處)?」 
譯文:
(公孫丑問:)「請問夫子的長處在哪裡?」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譯文:
孟子說:「我知言(善於察知別人的言辭),我也善於培養我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譯文:
(公孫丑問:)「請問什麼是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正道,正直之道)養而無害,則塞(充)於天地之間。
譯文:
孟子說:「這是不容易談的。這種氣,至大至剛,如果用正道去培養它,而不妄加損害它,它就會充滿天地之間。

其為氣也,(實踐)義與道;無是(此,指「義」與「道」),餒(洩氣,委靡)也。
譯文:
這種氣,是實踐「義」與「道」所生成的(和「義」與「道」相配合的),沒有了「義」與「道」,這浩然之氣也就沒有力量了。

◎「道義」雖蘊藏在人心,是人心所本有,但不能自動表現出來,唯有遇事而將道義實踐出來,見其所當行而行,見所當為而為,挺身而出,道義才是真正實現,此即「配義與道」之意義。

是集(集合,累積)義所生者,非義(貌似而襲取)而取之也;行有不(滿足)於心,則餒(洩氣,委靡)矣。
譯文:
這種氣是內心長期積累聚合許多正義的行為所產生的,並不是偶然有一二件事貌似符合於義而襲取而來的。只要在行為上問心有愧,這氣便委靡了。
◎「道義」之所生,是內心自然而然地產生。
◎「道義」的實踐,是長期不間斷地累積,不是一二事偶而合於道義,便可襲取於外、貌似表相而取得道義,此即「非義襲而取之」。
◎自反(自我反省)而不直,則自知有所不足(問心有愧),此即「行有不慊於心」。


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因)其外之(「義」在心外)也。
譯文:
所以我說,告子並不懂得什麼叫做「義」,因為他把義看做是和內心不相干的,是外在的東西。
◎告子主張「仁內義外」(見《孟子.告子上》),而孟子主張「仁義皆內」。

必有事(從事,實踐)焉而勿(預期成效),心勿忘,勿助長也。
譯文:
若積累道義的行為來培養這種氣,必須有所實踐從事,才會有效果,但在內心不可妄求(預期成效);不只不可妄求(預期成效),更不要揠苗助長。
◎「必有事焉」呼應前文「配義與道」。
◎「勿正」呼應前文「集義所生」(內心自然而然地產生),而不應預期「有目的性」的功效,此即後文「揠苗助長」寓言之意義。


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憫,憂)其苗之不長而揠(拔)之者,芒芒然(疲倦貌)歸,謂其人(家人)曰:『今日病(疲倦)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乾枯)矣!
譯文:
不要像宋人那樣:宋國有一個人,擔憂自己的禾苗老是不長大,便到田裡把禾苗一棵棵地往上拔高,拔完了以後,很疲倦地走回家,對家裡的人說:『今天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往上長大了!』他兒子趕快跑去一看,那禾苗都乾枯了!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捨棄)之者,不耘苗者也。
譯文:
天下不刻意幫助禾苗生長的人,是很少的。認為養氣沒有好處而放棄了修養功夫的,也像是不肯鋤草養苗的懶人。

助之長者,揠(拔)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譯文:
違反自然規律兒急著幫助它生長的,這就是拔苗的傻瓜;這種拔苗助長的行為,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害了它。」

◎「不耘苗者」的懶人,與太刻意有「目的性」的「揠苗助長者」,二者都是過與不及,無法培養出浩然之氣。


插秧.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