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png
想像示意圖


題解

本文選自《臨川先生文集》,是一篇別開生面的遊記。一般遊記多以敘事、寫景、抒情為主要的寫作方法,但本文卻以說理取勝,在敘事、寫景中融入說理,屬於雜記體。
作者藉遊覽褒禪山,說明研究學問和成就大事業的人,必須要有志(決心)、有力(體力)、有物(輔助工具)相互幫助,方能成功。文章雖然以遊記為題,重點卻在談論人生的道理,對每個人具有啟發的意義,在遊記中別具一格,也是王安石的古文名作。

褒禪山在今安徽省含山縣城北,舊名為華山,唐貞觀年間,慧遠禪師於山下建築僧舍,圓寂之後又葬於該地,因此,後人遂改稱褒禪山。北宋仁宗至和元年(西元一○五四)七月,王安石與弟弟及友人同遊褒禪山,而後寫成此篇遊記。


王安石.jpg
上圖:王安石


遊褒禪山記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予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予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文章出處】
《臨川先生文集》
遊褒禪山記
原作者:王安石


褒禪山.png
上圖:安徽.褒禪山
褒禪山.png


註釋翻譯

(一)


褒禪山亦謂之(音ㄏㄨㄚ山,唐浮圖(佛陀Buddha的譯名,此指僧人)慧褒(唐太宗時高僧)始舍(建築房舍)於其址,而卒(最後)葬之(這個地方),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房舍)(亦作「塚」,音ㄓㄨㄥˇ,墳墓)也。
譯文:
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僧人慧褒法師,最早在這裡築室居住,死後又埋葬在這裡;因為這個緣故,後人就把它叫做褒禪山。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法師生前所居住的房舍和死後墳墓的所在地。

◎說明褒禪山命名由來:本名華山,因慧褒禪師自此建廟,後改名褒禪山。

距其院東五里,所謂(音ㄏㄨㄚ山洞者,以(因)(它,指華山洞)(音ㄏㄨㄚ山之(的)(山的南邊)(命名)之也。
譯文:
距離禪院東邊五里的地方,有個叫做華山洞的地方,因為它(華山洞)在華山的南面而如此命名。
◎點出華山洞(華陽洞),為王安石將前往遊歷之地。

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倒在路旁。仆,音ㄆㄨ,其文漫滅(模糊不清),獨其為文猶可識(辨識),曰:花山。
譯文:
距離洞口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侵蝕損壞模糊不清,只有「花山」二字勉強還能辨認出來。


今言「(音ㄏㄨㄚ」如「(音ㄏㄨㄚˊ實」之「(音ㄏㄨㄚˊ」者,蓋(大概)音謬(錯誤)也。
譯文:
現在我們將「華」讀為「華實」的「華」,大概是讀音上的錯誤。

◎王安石仔細考證「華山」的「華」字讀音。


褒禪山.gif
上圖:褒禪山.華陽洞
褒禪山.png
上圖:褒禪山.華陽洞


(二)

其下平曠(平坦空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在洞壁上題字留念的人)甚眾,所謂前洞也。
譯文:
華山洞的下方平坦空曠,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湧出,來到這裡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前洞」。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幽暗深邃的樣子。窈,音ㄧㄠˇ,入之甚寒,問(探究)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盡,指走完)也,謂之後洞。
譯文:
從這裡向山上走五、六里,有個幽暗深邃的洞穴,一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探究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玩冒險的人,也無法走到盡頭,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後洞」。


余與四人擁火(舉著火把。擁,持、舉)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懈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將)盡。」遂與之俱出。
譯文:
我和四個人拿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就越困難,所看到的景象也就越奇妙。有個懈怠而想出洞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燒完了。」於是,只好都跟著他走出洞口來。

◎王安石與同行者入洞探險,但半途而返,未能走完全程。

蓋予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不到十分之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大概)其又深,則其(遊人)(到)又加(更)少矣。
譯文:
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覽冒險的人來說,大概還不到十分之一,但是看看左右的石壁上,來到這裡題字記遊的人已經很少了。大概在洞內更深的地方,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


(當)是時,予之力(體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已經)其出,則或(有人)(怪罪、責怪、埋怨)其欲出者,而予亦悔(自己)隨之(指欲出洞者),而不得極(盡)(此)遊之樂也。
譯文:
當時,我的體力還能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等到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責怪那個想要出洞的人,我也後悔跟著他們出來,而不能盡情享受遊洞的樂趣。
◎先點出體力與輔助工具(火把)的必要。


褒禪山.png
上圖:褒禪山.華陽洞
褒禪山.png
上圖:褒禪山.華陽洞


(三)

於是(此)予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心得),以(因為)其求思之深,而無不(思考、省察、探求)也。
譯文:
因此,對於這件事情(指盲目隨人出洞而不能盡遊興這件事)我就有了一些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會有所心得,這是因為他們能夠深入的探求思考,而且無所不察。

夫夷(平坦)(且)(距離近),則遊者眾;險以(且)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奇特雄偉壯麗)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決心)者,不能至也。
譯文:
地勢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地勢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壯麗而不尋常的景觀,常常都在那些危險僻遠,而且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意志堅強的人,是到達不了的。

◎畫底線處為文藝排列組合考題。
◎指出為學之道的第一個要素:決心(意志力)。


有志(決心)矣,不隨(跟著別人)以止(停止)也,然(然而)(體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譯文:
有堅強的意志,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下來,但是體力不夠的人,也不能到達。

◎畫底線處為文藝排列組合考題。
◎指出為學之道的第二個要素:體力。


有志(決心)與力(體力)(如果)又不隨(跟著別人)以怠(懈怠),至於幽暗(昏暗不明)昏惑(迷亂困惑),而無物(外力)(音ㄒㄧㄤˋ,幫助)之,亦不能至也。
譯文:
有了意志與體力,也不跟從別人中途懈怠,但是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事物工具來幫助,也是不能到達的。

◎畫底線處為文藝排列組合考題。
◎指出為學之道的第三個要素:輔助工具。


然力(體力)足以至(從文意上看,本句之後省略「而不至」三字)焉,於(在)(別人)(是)可譏(笑),而在(對於)己為有悔。盡吾志(決心)也而(卻)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譯文:
可是,體力可以達到目的地(卻沒有到達),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被譏笑的,對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竭盡了自己的意志,卻不能到達目的地,就可以無所後悔了,還有誰會譏笑我呢?這就是我這次遊覽的心得。


褒禪山.png
上圖:褒禪山.華陽洞(鐘乳石)


(四)

余於(對於)仆碑,又以(因此)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以訛傳訛,將原本失真的說法又越傳越錯)而莫能名(敘述、說明)者,何可勝(音ㄕㄥ,盡)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譯文:
我對於那座倒在路旁的石碑(文字漫滅),又感嘆古書未能保存,後世的人以訛傳訛(以至使後人音讀錯誤,),而無法說清其真相的事例,怎能說得完呢?這就是為什麼讀書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選擇的緣故啊。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音ㄈㄨˇ,同「甫」,古代對男子的尊稱或美稱),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自稱之詞)記。
譯文:
和我一起同遊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王安石記。


褒禪山.png
上圖:褒禪山.華陽洞


賞析

本文題為遊褒禪山記,其實重點並不在記遊,而是借遊記之名,來闡發為學的道理和對理想的追求,充分表現宋代遊記文學的特色。全文融合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於一體,結構嚴謹,文字樸實自然,是一篇非常具有特色的遊記文章。

全文共五段,可歸納為三部分:第一、二段為第一部分,第三、四段為第二部分,第五段為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記遊寫景,作者在第一段中描述褒禪山命名的由來,並對「華山」做了考證;第二段則是描述了遊華山洞的情形,和遊洞之後的心情。

第一段先說明褒禪山又名為「華山」,其命名的由來,是和唐代高僧慧褒有關,因為慧褒首先在這山腳下建築僧舍定居,圓寂之後又葬在此地,今日仍留有當年的房舍和墳墓的遺址,為了紀念這位高僧篳路藍縷的精神和他對華山的熱愛,也為了表達對他的敬仰之情,後人便把山叫做褒禪山。

接著對「華山洞」命名的由來說明原因:「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並對「華山」的讀音進行了簡單的考證,認為是今人讀錯音了。表面看來,本段敘述似乎無關緊要,但其實是為了第四段的論點:「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預作鋪墊。

第二段可分為二個層次,第一層次,作者集中描寫遊華山洞的情況。華山洞可分為前洞和後洞,前洞在山下,平坦而空曠,洞中有泉水湧出,遊人眾多。後洞在上方,離前洞五、六里路程,幽暗深邃,洞中寒氣襲人,一些喜好遊覽的人也不知道它的深度。作者在此,特別突出前、後洞的差別:前洞之易遊易到和後洞之難遊難到,暗示一般遊人取易捨難的心理特徵,很自然的為後文的立論提供了客觀的事實根據。在文章中,前洞是賓,後洞是主,賓主詳略有別,敘述前洞只有寥寥數語,對於如何遊後洞則描寫得較為詳細,著重於入洞者的反應,而作者對於後洞景觀的描寫,也僅止於「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三句,是虛寫,也是實寫,這樣的寫法,很巧妙的把借事喻理的主題從生活經驗中呈現出來了。

原本,讀者會很期待作者繼續描寫後洞景觀之奇,可惜的是,「有怠而出者」,並且高喊:「不出,火且盡」,於是大家就全部都出洞去了。因此,作者於第二層次,抒發了遊洞之後的心情:「予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對於這麼掃興的事,作者表示「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而連續三個「尚」字,更表達了極為後悔的悵惘之情。這些敘述也是為了後文的議論所作的伏筆。可以說,本段中「蓋予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與第三段「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為前後呼應之筆。

第二部分為本文主要的議論所在。第三段以「於是予有嘆焉」一句,開啟下文的議論:「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因為他們對於任何事情,都能夠深入的探求和廣泛的思考啊。作者因此聯想到自己也應有心得,於是進一步闡述了更為獨到的觀點,認為「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無限美好景觀,均在險遠之地,此亦為學進境之寫照,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非親身經歷者,實難言其妙。而想要達此境界,則需有志、有力、有物以相之,三者缺一不可。志與力屬主觀條件,操之在我;而外物相助為客觀條件,不易掌握。立定目標之後,唯有盡心盡力,勇往直前,無論成敗與否,才可以問心無愧,才可以無怨無悔,而免受譏評。本段「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呼應第二段「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第四段乃就路旁仆碑抒發感嘆之情。盲從附和,以訛傳訛,應是一般人,甚至是學者的通病,「何可勝道也哉」一語包含無限的感慨。「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一句點出了遊山所悟,可以和為學之理相通。「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呼應第一段「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第三部分(也就是第五段)為附記,作者補述同遊之人的姓名,呼應第二段「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具有徵實之意。

全文立意新奇,借物言志、層次分明、前呼後應,均為本文特點,讀者可以善加體會。

另外,全文一共用了二十個「其」字,使得文章的節奏感增強,氣勢更為順暢,議論更為風發,可讀性更高,和歐陽脩的醉翁亭記使用了二十一個「也」字作為句子的結束,有異曲同工之妙。


褒禪山.jpg
上圖:褒禪山,洞深1600米,洞中有洞,洞群長約5000公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