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竹林.jpg

「並列式複句」的種類

定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句,以順接、遞進、平行、補充、正反、轉折、選擇等關係組成複合句。

「並列式複句」在「句子」家族的樹狀圖位置如下:


句的分類.png

「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係,稱為「句型」。學習句型有助於判斷「文句重組」的題型。以下,分別說明各種「並列式複句」種類:

(一)順接複句:依「事情發展的順序」,順著連接而下的複句。

1.順接複句常使用的連結詞:而=則=遂=便=即=因=而後=然後=於是=才=乃。
2.有時後面沒有連接詞。


◎學(就)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則、就)披草而坐,傾壺而醉。(始得西山宴遊記)
由是感激,
(於是、就)許先帝以驅馳。(出師表)
林盡水源,
便(於是、便)得一山。(桃花源記)
公閱畢,
(就、便)解貂覆生。(左忠毅公逸事)
四望皎然,
(於是)起徬徨,詠左思招隱詩。(世說新語.雪夜訪友)
沛公起如廁,
(於是、便)招樊噲出。(鴻門宴)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
而後(然後)和之。(論語.述而)
◎常數月營聚,
然後(才)敢發書。(訓儉示康)
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
於是(從此以後)馮諼不復歌。(馮諼客孟嘗君)
廟成,
(沒有連接詞)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馮諼客孟嘗君)

(二)
遞進複句:依「程度上由淺而深、由輕微轉為加重」所組成的複句。

1.遞進複句通常的遞進程度是逐漸增強,也就是:前句程度輕,後句程度重。
2.遞進複句常使用的連結詞:況=且=矧(更不用說)=既....又....=既....終....=非獨(不只)....=非徒(不只)....=不只要....也要....=乃....無論=不惟....=不但....而且....=越來越....等連接詞。
3.
有時後面沒有連接詞。


◎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更不用說)僕心哉。(與元微之書)
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
(更何況)於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如太行、王屋何?
(況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夫以子之不遇時,苟慕義強仁者,皆愛惜焉。
(更不用說)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送董劭南序)
東封鄭,欲肆其西封。(燭之武退秦師)
無叔伯,鮮兄弟。(陳情表)
◎臣之辛苦,
非獨(不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沒有連接詞)皇天后土,實所共鑒。(陳情表)

◎汝非徒(不只)身當服行,(沒有連接詞)當以 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 (訓儉示康)
(竟然)不知有漢,無論(更不用說)魏晉。(桃花源記)
不惟(不僅)忘歸,(沒有連接詞)可以終老。(與元微之書)
◎天生我材必有用,
(沒有連接詞,省略何況)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三)
平行複句:依「結構相似、字數相等」所組成的複句。

1.平行複句通常是「排比」或「排偶」(部分對偶)修辭。
2.通常平行複句「不使用」連接詞。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論語.學而)
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
於辭無所假。(典論論文)
設酒
殺雞作食。(桃花源記)
蓋奏議宜雅
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典論論文)
◎好學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湓魚頗肥
江酒極美。(與元微之書)

(四)
補充複句:依「上下句文意互相補充」所組成的複句。

1.補充複句通常是「互文」「排偶」修辭。
2.通常補充複句「不使用」連接詞。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
◎近者說,遠者來。(論語.子路)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孟子.盡心上)


(五)正反複句:依「上下句文意一正一反」所組成的複句。

1.正反複句通常是「映襯」(對比)修辭。
2.正反複句常使用的連結詞:而=然而=但=卻。
3.
有時沒有連接詞。


國可滅,(但是)史不可滅。(台灣通史序)
人知從太守遊而樂,
(卻)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翁亭記)
◎君子成人之美,
(沒有連接詞)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沒有連接詞)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勸學)

(六)轉折複句:依「後句修正前句」所組成的複句,也就是表明「觀念或思考的突然轉變」的複句。

1.轉折複句常使用的連結詞:然=而=但=竟=卻=顧=抑。
2.有時沒有連接詞
3.正反複句與轉折複句的差別在:前者前後句均等,互為對比;後者則前句為次,後句為主。


結廬在人境,(但是)無車馬喧。(飲酒詩其五)
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但是、不過)不能持論,理不勝辭。(典論論文)

庸奴!此何地也?(竟然)汝來前。(左忠毅公逸事)
問今是何世?
(竟然)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
(然而)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修之尤難。(台灣通史序)
◎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但是)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論語.述而)

◎江流(沒有連接詞)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八陣圖)

(七)選擇複句:依在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中,表明「選擇其中一項」所組成的複句。

1.選擇複句常使用的連結詞:抑=抑或=孰與=不....則....=寧....不....=寧....安....=與其....寧....=與其....豈若....=與其....孰若....
2.有時沒有連接詞


◎求之與?(或)與之與?(論語.學而)

◎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還是)別有疾而致斯乎?(祭十二郎文)
沛公問曰:
孰與(....和....誰比較....)君少長?(鴻門宴)
某業所就,
孰與(....和....誰比較....)仲多?(原君)
(寧可)以義死,苟幸生。(縱囚論)
(寧可)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怎)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
◎禮,
與其奢也,(倒不如)儉。喪,與其易也,(倒不如)戚。(論語.八佾)
◎且而
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還不如)從辟世之士哉?(論語.微子)


書.jpeg

【資料出處】
《國文考科強棒手冊:文法修辭及閱讀理解篇》(三民出版)
〈複句的結構〉
2002-02
(編按:內容及例證略作修正改寫)
作者:洪邦棣、徐弘縉
【作者簡介】
洪邦棣,1949年出生,臺灣桃園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任臺北復興中學、景興國中、建國高中國文科教師。現已退休,並參與編著高中國文教科書。散文集《尋夢與問津》獲頒中山文藝獎。

徐弘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臺中一中國文教師,現為文創專業作者,著有:《搶救國文大作戰》《搶救高普考國文特訓》《搶救高中職教甄國文》《搶救國中小教甄國語文》《國文語表大進擊》《教得燦爛 答得精彩:教甄複試高分秘訣》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