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jpg
上圖:甲骨文(圖片引自網路)


龍骨.鐵雲藏龜.甲骨四堂──甲骨文的發現、出版、研究

中國發現甲骨文第一人:王懿榮

王懿榮(1845-1900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山東福山(今煙台市福山區)古現村人。為中國近代金石學家、收藏家、書法家和甲骨文的首位發現者。生性耿直,號稱「東怪」。

他出身仕宦世家。祖父王兆琛,嘉慶二十二年(1817)進士,官至山西巡撫。父王祖源,官至四川成綿龍茂道。

王懿榮少時勤奮學習,十五歲隨父進京。青年時代,泛涉書史,「篤好舊槧本書、古彝器、碑版圖畫之屬」,尤潛心於金石之學。足跡遍及魯、冀、陝、豫、川等地,搜求文物古籍。「凡書籍字畫、三代以來之銅器印章、泉貨殘石片瓦無不珍藏而秘玩之」。曾先後拜訪當時著名的收藏家、金石學者潘祖蔭、吳大徵等人,共同切磋,中進士之前,即成為名聞京城的金石學家。

光緒六年(1880)中進士,選庶吉士。光緒九年(1883),任翰林院編修,數次上書言事。光緒十五年(1889),記名以御史用。光緒十九年(1893),任河南鄉試正考官。光緒二十年(1894),大考一等,升遷侍讀。次年,入值南書房,任國子監祭酒。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軍佔據威海,分陷榮城,登州大震,王懿榮請歸,回鄉辦團練禦敵獲准,又請調記名提督、堂弟王鴻發馳援威海。和議成,還都,特旨補祭酒。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母憂,解職。守喪期滿,復國子監祭酒。王懿榮七年間三為國子監祭酒,「諸生得其指授,皆相勉為實學」,時人稱其為「太學師」。

王懿榮在公務之餘還酷愛舊槧,善本書籍、古彝器、碑版、圖畫之類;他涉獵了經史,義理、訓詁、金文、韻學等;他知識淵博,是考古專家,中國語言學專家,書法家、篆籀雕刻專家,被譽為金石研究的鼻祖。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榮患了瘧疾,因通曉醫術,家人為他取來中藥,他發現一味叫「龍骨」的中藥碎片上刻有像金文一樣的符號,他高興地找到那個名叫「鶴年堂」的藥店,告訴老闆,以後送來的「龍骨」他全買了。幾天後,一個叫范維卿的山東維縣古董商人送來12片,他告訴王懿榮這是從河南湯陰縣安陽買的;是當時老百姓翻地時偶然掘出的。王懿榮仔細對其上面的圖形文字進行觀察研究,發現那些刻劃的符號不但與某些金文相同,而且還有幾位殷商國王的名字。於是他斷定這些甲骨文所刻的內容是殷商時期的檔案資料,是中國更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他邀約同仁好友共賞。消息傳出,不少學者文人前來觀賞探討,王懿榮成為甲骨文研究最初的奠基人,譽為甲骨文之父。

王懿榮經過對「龍骨」反復的推敲、拼合他逐漸考證出這些「龍骨」是龜甲和獸骨上面的符號是用刀刻上的文字裂紋則是高溫灼燒所致。「細為考訂始知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則確在篆籀之前。」最後王懿榮確認這些甲骨上所刻的符號確屬一種文字是我們祖先創造的早期的、而且是早於篆籀的文字即是早於先秦時代青銅器上的文字。尤為重要的是,王懿榮通過從藥房掌櫃、古董商人的交流、套取、打探,最終發現甲骨產自河南彰德府安陽縣小屯村,這為以後的殷墟考古奠定了一塊穩穩的基石。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攻掠京津,侍郎李端遇與王懿榮被任命為京師團練大臣,「參與京城防守事宜」。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李鴻章與八國議和,皇帝與慈禧出逃。王懿榮遂書絕命詞,東直門被攻破失守後,回到北京東城區錫拉胡同的自宅,偕繼室夫人謝氏與長媳張氏,先服毒投井以殉,年五十五。同年九月,清廷予殉難祭酒王懿榮世職,諡號文敏。


甲骨文.jpg
上圖:甲骨文(圖片引自網路)
王懿榮.png
上圖:王懿榮(圖片引自網路)


第一位公開出版甲骨文資料的人:晚清老殘遊記作者劉鶚

後來接替甲骨文的研究者有劉鶚、張詣讓、羅振玉、王國維、董代賓、明義士(意大利的學者)、郭沫若等人。

第一位公開出版甲骨文資料的人晚清文學家劉鶚,清朝末期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後更名鶚,字鐵雲,又字公約,號老殘,是清末四大譴責小說,清朝末期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後更名鶚,字鐵雲,又字公約,號老殘,是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老殘遊記》的作者。

劉鶚出身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場文字。他承襲家學,致力於數學、醫學、水利、音樂、算學等實際學問,並縱覽百家,喜歡收集書畫碑帖、金石甲骨。其《鐵雲藏龜》一書,最早將甲骨卜辭公之於世,「甲骨四堂」中的二堂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劉鶚的影響。而劉鶚所刊刻研究三代文字的《鐵雲藏龜》等書,更是其拓印、系統研究古文字及其演變過程的代表作。

當年王懿榮因八國聯軍進占北京而自盡,其兒子王漢甫為家計所迫,開始出售家藏古物,劉鶚和王懿榮一樣,很有考古的興趣,深知刻字甲骨的價值,所以用重價買下了王家積存的千餘片甲骨。得到王懿榮舊藏甲骨後,劉鶚收藏興趣大增,此後廣為收集,所收藏的甲骨增至5000多片。


劉鶚.png
上圖:劉鶚(圖片引自網路)
鐵雲藏龜.png
上圖:劉鶚.鐵雲藏龜(圖片引自網路)


繼《鐵雲藏龜》後的「甲骨四堂」:羅振玉、董作賓、郭沫若、王國維

甲骨四堂是指對甲骨學作出重大貢獻的四位中國學者,因為他們的字號中包含了「堂」字。人稱:「甲骨四堂,羅董郭王」他們分別是:

羅振玉,號雪堂。
董作賓,字彥堂。
郭沫若,字鼎堂。
王國維,晚號觀堂。

唐蘭曾評價他們的殷墟卜辭研究「自雪堂導夫先路,觀堂繼以考史,彥堂區其時代,鼎堂發其辭例,固已極一時之盛。」四人基本上代表了1949年以前甲骨學研究的成績,其學術貢獻相差無幾。

劉鶚在其兒女親家羅振玉(中國近代著名考古學家、金石學家、古文字學家)的幫助和鼓動下,將所藏甲骨選拓片,挑出1000多片編撰出了《鐵雲藏龜》一書,將甲骨文資料第一次公開出版。

近代金石大家羅振玉經過對甲骨反復研究之後,大膽推測刻在甲骨上的是久已失傳的文字,派人到安陽收購甲骨,共收得餘片,而且親自去安陽小屯村考察,成為收藏甲骨最多和最早實地考察殷墟的學者。羅振玉的學生、兒女親家、國學大師王國維追隨羅振玉在日本整理古物,並由此走向研究甲骨學的道路,年著成名作《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證實了《史記.殷本紀》記載的商代王室世系的可靠性。

甲骨文的發現,成為中國學術史上「殷商甲骨,西域漢簡,內閣大庫」三大發現之一,轟動中外學術界。甲骨文成為我國篆籀文字之前的古文字,考古研究也開始了對商代殷墟的挖掘考察,在中國歷史上確立了殷商的存在,使中國的信史提前一千多年,漢字的歷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時代。


甲骨四堂.png
上圖:甲骨四堂(圖片引自網路)
甲骨文.jpg
上圖:甲骨文解譯(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樣子收藏網》

1.〈中國發現甲骨文第一人:王懿榮
網址:

http://www.hues.com.cn/gudong/scdt/show/?N_ID=8456
作者:不詳
2.〈第一位公開出版甲骨文資料的人:晚清老殘遊記作者劉鶚
網址:

http://www.hues.com.cn/gudong/scdt/show/?N_ID=8457
作者:不詳
3.《維基百科》
甲骨四堂
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B2%E9%AA%A8%E5%9B%9B%E5%A0%82
作者:不詳
(編者註:以上三篇內容已經過彙整改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