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png


(編按:編者雖然不喜讀《孟子》,但身為讀過這些經典的中文人,覺得還是為這本有影響力的書做一些事)

題解

本章為《孟子》首章,也是〈梁惠王.上〉篇首。

孟子見時人唯利是圖,導致社會秩序混亂、國際紛爭不斷。乃倡言仁義,揭櫫義利之辨,以救其弊。本章置於全書之首,點出《孟子》以「義」為學說中心思想。

所謂仁與義,按朱熹註解,「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義者,心之制,事之宜。」易言之,愛人愛物謂之「仁」,以適當合宜的方式行仁,謂之「義」。「仁」是根本原則,而「義」則是應機之方式。


孟子.png

孟子.png


王何必曰利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文章出處】
《孟子》
梁惠王.上
原作者:孟子


孟子.png
上圖:孟子


註釋翻譯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老先生)不遠(以……為遠)千里而來,亦(大概)(能)有以(有以,有什麼)(使……得利)吾國乎?」
譯文:
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人家不辭辛苦從千里之外來到這裡,您大概能(有什麼妙計)讓我魏國獲得什麼好處吧?」
說明:
梁惠王:即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前319年),姬姓,魏氏,名罃,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孫,在位50年,因遷都大梁,故稱梁惠王。三家分晉後魏國原本在魏文侯在位期間為戰國初期第一強國,後魏惠王時龐涓大敗於齊國孫臏,魏國國勢一蹶不振,亟待復興國力。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只)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公卿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介於大夫與庶人之間的食俸祿的貴族階層)庶人(百姓)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交相,爭先恐後)(謀取)利,而(則)國危矣!
譯文:
孟子回答說:「大王您為什麼一定要說『利』呢?只要有仁義就夠了!您說『用什麼使我的國家獲利』,您的大夫說『用什麼使我家獲利』,您的士人和百姓說『用什麼使我們獲利』──上下爭先恐後謀取各自的利益,那麼國家就危險了!

萬乘之國,弒(下殺上,卑殺尊)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譯文:
(如果上下謀取各自的利益,那麼)在擁有萬輛戰車的大國,殺死自己國君的人,一定是其下擁有采地、有千輛戰車的公卿大夫。在擁有千輛戰車的小國,殺死自己國君的人,一定是其下擁有擁有采地、有百輛戰車的公卿大夫。
說明:
春秋戰國時四匹馬拉的一輛車,稱為「一乘」。當時軍隊使用兵車,每輛車用四匹馬拉,車上有身著盔甲的士兵三人,車下跟隨步兵七十二人,另有相應的後勤人員二十五人。因此,所謂的「一乘」實指一百人的兵力
(編按:依此說,萬乘有百萬人的兵力,以春秋戰國人口實際狀況,可能有待商榷),並非單指四匹馬拉的一輛車。當時曾有這樣的規定,「八百家出車一乘」。春秋戰國時衡量諸侯國大小,就看它擁有多少兵車,有所謂「千乘之國」、「萬乘之國」之說。

萬取千(萬中抽取千)焉,千取百(千中抽取百)焉,不為(算)不多矣。苟(如果)為後(以……為後)義而先(以……為先)利,不奪不饜(滿足)
譯文:
(先王所定之法,卿大夫在)萬輛戰車的大國中能擁有一千輛戰車,在一千輛戰車的小國中能擁有一百輛戰車,不能算不多了。如果(所有的人)把道義放在後面,卻把私人利益放在前面,當然不爭取篡奪就不會滿足。

未有仁而遺(遺棄)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使……處於後)其君者也。王亦(只)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譯文:
(可是,)沒有一個講仁義卻拋棄自已父母的人,也沒有堅守仁義而把國君拋在腦後的人。大王您只談仁義就行了,為什麼一定要講利!」

【文字校對】
本站。


孟子.png

孟子.jpg


補充說明:

本章可以命名為《王何必曰利》,談的是義利觀問題,即仁義與私利的關係問題。

這個梁惠王開口就要同孟子談利,孟子抓住「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這個嚴肅的問題警示梁惠王。孟子認為,領導者把「利」放在首位、掛在嘴邊不可取。孟子微言大義,以「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讓梁惠王認識「上下交征利」給國君帶來的危險。

「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把仁義作為統治者做人為政的首選。通篇《孟子》多次記錄了孟子的義利觀。

明句讀是古籍釋注的最重要一環,可許多釋注者卻常常忽略。「叟」是梁惠王對孟子的稱呼,猶如稱「您」、「您老先生」、「您老人家」,它與後面的一番話是連在一起說出來的,不是單獨的招呼;如果加上感嘆號與後面的內容分開,不但失禮,而且語言也不連貫。

「叟!不遠千里而來……」

「王!何必曰利……」

這個句讀不知始於何時,引起後來之人紛紛沿襲:把二人之間的對話搞得生硬無禮,兩人唇槍舌劍,你來我往,而且在這樣的語境下二人的對話居然還能維持下去。照此處理,本篇第三章的「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則應該處理成「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了。這樣的句讀表現的是「掐架」的語言形式,不是正常的對話。所有這些不符合對話語言規律,邏輯上說不通,讓齊宣王失去了君王的身份,讓孟子失去了儒者的風範。

另外對「王曰『何以利吾國』」必須像筆者這樣加句讀,才符合交流習慣,因為這些並不是對話語言,而是轉述他人的語言,直接加引號,或者乾脆不加引號。後面的「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當然也要這樣處理。

在這裡還是要說一說「士」。夏商周時代,士屬於貴族階層,是享有俸祿的階層,這個階層中地位較高的是卿大夫。《禮記.王制》說:「制農田百畝。百畝之分,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農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為差也。諸侯之下士,視上農夫,祿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有一定門第的人和通過各種技藝考核優秀的人可以獲得「士」的資格。其實早期的士,多是世襲的,王族出身的人,嫡傳以外的多可以獲得士的身份,而且可以嫡傳世襲。即使以各種技藝考核獲得「士」的人,也多是王族的非嫡傳後裔。周王朝的士要大於各諸侯國的士,相當於大諸侯國的大夫、小諸侯國的上卿。當時「士」是准入證,具有「士」的資格的人才可以擔任大夫。到春秋時,「士」已經成了介於貴族與平民之間的一個階層,戰國時士的階層有所擴大,連有一點特殊本領的屠夫或雞鳴狗盜之徒也列入了士,這時的士也不用通過嚴格的考取程序,多不再享有俸祿,只是靠寄居於權貴門下生存。

【文章出處】
《每日頭條》
《孟子》解讀: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解讀與點評)
(編按:文字略有修飾)
2018-02-16
網址: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86b958g.html
作者:不詳

孟子.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