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jpg

父母的12種不當控制手段,你遇過幾種?

你是否出生在一個缺乏安全感的「控制型家庭」?父母的控制是不是健康,關鍵在於父母是否允許孩子發展獨立的人格控制型父母在面對溝通,通常以「不可以說不要」、「不可以問為什麼」來回應,也較不在乎孩子的感受。

父母的控制是一個強而有力且無所不在的過程,和洗腦很類似。控制型家庭洗腦的結果將導致:孩子把父母的批評和成見內化,變成存在於自己內心的苛刻父母,亦即有礙我們成長和療傷的「內在批評者」。美國知名家族治療師丹.紐哈斯博士將之稱作「內在父母」。「內在無形的父母」,代表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採納的負面自我評價、自我形象、自我期望,以及自我觀感。

每個人都有兩對父母,一對是實際存在的父母,一對是內在無形的父母。在你心中不斷批評的那些聲音,如同實際有形的父母在小時候對我們洗腦,內在無形的父母則是在我們長大之後催眠我們。他們對我們悄聲說「你一無是處」,而我們信以為真。他們說「你做不到」,於是我們就不試了。他們慫恿我們「去吧」,但最後萬一結果不好,他們就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我們便失去了信心。

探索這個「洗腦」過程的重點,在於不要細數父母的種種過錯。父母的所作所為有他們的理由。許多控制狂父母小時候也有他們的創傷,他們從自己父母身上得到的愛也不夠,因此,控制狂父母往往沒有足夠的愛給自己或孩子。

要從不當控制的教養方式下修復自己,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與你實際存在的父母建立更健康的關係。但對療傷而言,與內在無形的父母建立更健康的關係也同樣重要。

辨識十二種親情控制手段

你可能會注意到,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下面所列的十二劣招無所不在。

當你能夠辨識這十二劣招,你越能認清內在無形父母的真面目,就越能掌握你現在和未來的人生。

1.食物控制

—命令孩子何時該吃什麼、要怎麼吃

—左右用餐氣氛

2.身體控制

—過度注意身體機能

—試圖支配穿著和儀表

3.界線控制

—嚴格控管孩子的睡眠習慣、家務和遊戲時間

—侵犯孩子的隱私

4.社交控制

—干涉交友和交往對象的選擇

—不允許和非家庭成員的外人接觸

5.決定控制

支配孩子對學校、工作和人生重大決定的選擇

—質疑或駁斥孩子的選擇

6.言論控制

—左右孩子說話的時間和方式

—強迫糾正文法或禁止某些字眼

—不容反對、不准問問題

7.情緒控制

—踐踏、指揮、訕笑或蔑視情緒

8.思想控制

強加道德觀、價值觀和喜好在孩子身上

—父母的人生觀是金科玉律

—過分狂熱地阻撓新的想法

9.施暴

—肢體暴力或性侵

—言語上或精神上的虐待

—威脅恫嚇

—禁止孩子捍衛自己

10.剝奪

不高興就收回情感和關懷

—不給孩子溫暖與鼓勵

—剝奪安全感和歸屬感

11.混淆

—不明確的規定、混亂的訊息、善變的行為、不明所以的溝通方式

12.操弄

—讓人難堪、讓人背黑鍋,以及其他各種狡猾的詭計

當然,對孩子的行為加以合理的管教是有必要的,關鍵在於父母是不是以「有條件的愛」在控制你、能不能讓你發展獨立人格。有的母親不准孩子說「誰在乎啊?」也不准孩子用「布鞋」來稱呼運動鞋;有的父親送禮物給孩子時說:「希望你明白你能收到禮物有多幸運」;有的父母對孩子說:「這房子是我的,我高興開哪扇門就開哪扇門」,他們隨意進出房間,讓孩子沒有隱私。當孩子不接受這些控制時,他們就會覺得孩子不愛他們。

這十二劣招的控制手段,以單一事件來看似乎無害,但在你的童年,這些事件卻有可能發生過無數次。不斷重複之下,它們就形成一種強而有力的模式,構成了控制型家庭洗腦的第一個手法。

在《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書中,提供了這十二劣招的案例及更詳盡的分析,當你可以更清楚的辨識這些控制手段,就更有助於你了解內在父母在你心中有多根深蒂固。

你不能換掉實際存在的父母,你也不能改變過去,但你實際上的父母和你過去的遭遇都不能操縱你的未來。能夠操縱未來的是內在父母對你、對他人、對人生整體的評斷與期望。這些評斷無非就是一種壞習慣。但就如同任何習慣,這種自我批評經過時間和努力也是可以改變的。好消息是,正因為內在父母存在於你的內心,所以要怎麼改變他們完全操之在你。

【文章出處】
《遠見》
〈父母的12種不當控制手段,你遇過幾種?〉
2018-03-22
網址:

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3491
作者:書傳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