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玻璃.png
上圖:歐洲巴黎.聖徒禮拜堂.彩繪玻璃


題解

本文選自《昭明文選》。《典論》一書,是曹丕為魏太子時所精心撰寫的著作,內容廣泛,於修己處世、評人論事等,多所論述。全書二十篇,現已散佚,僅存〈自敘〉、〈論文〉二篇。

東漢獻帝建安年間(西元一九六~二二○),政治混亂,但文學上卻有很高的成就。在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的獎勵提倡之下,建安七子群起響應,造成極為興盛的創作風氣,並因此而激起對文學作品的批評,本文即在這種背景之下應運而生。

全文分別就文學批評的幾個重大問題,包括
文學批評的態度、文學的體裁、作家才氣與作品的關聯、文學的價值等方面,以精簡的語言、誠懇的態度,採駢散兼具的形式陳述觀點。雖屬說理文章,但於文末感慨生命的流逝,追懷故人,充分流露作者的真情,頗能引起讀者共鳴。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具有開創之功,是中國所存最早評論文學的專文(單篇文章),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

延伸閱讀:

那些年和你們一起走過的青春----曹丕:與吳質書(與吳季重書)
典論論文的對照組----曹植:與楊德祖書(原文+翻譯)
文學的鑑賞----劉勰《文心雕龍》:知音(原文+翻譯)

曹丕.jpg
上圖:魏文帝曹丕


典論論文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見之患也。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而作論文。

王粲長於辭賦,徐幹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闇於自見,謂己為賢。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

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夫然,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而人多不強力,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幹著論,成一家言。


【文章出處】
《昭明文選》
典論論文
原作者:曹丕


曹丕.png
上圖:魏文帝曹丕


註釋翻譯

(一)文學批評論(寫作動機論)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比喻彼此相差無幾。伯仲,兄弟的排行,長為伯,次為仲)耳,而固小(輕視)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音ㄓㄨˇ,連綴,引申為寫作)文,為蘭臺令史(負責典校圖書、辦理章奏文書的官員。蘭臺,漢代宮廷藏書之處),下筆不能自休(停止)。」
譯文:
文人互相輕視,從古代以來就是如此。傅毅比起班固,文才不相上下,可是班固卻輕視他,在寫給弟弟班超的信上說:「武仲因為會寫文章而擔任蘭臺令史,可是一下筆就寫個不停。」


夫人善於(容易)自見(看到自己的優點),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完全)(精通),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俚語)曰:「家有敝帚(破掃帚),享(當做、值)之千金。」斯不自見之患也。
譯文:
一般人容易看到自己的優點,可是文章並非只有一種體裁,很少人能將各種文體都完全精通,因此各拿自己的長處,輕視別人的短處。俗語說:「將家中的破掃帚當作價值千金的寶物來看待。」這就是看不見自己缺點的弊病。


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指以上七人,後世稱為建安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文章)無所假(假借、依傍),咸以自騁驥騄(千里馬,用以比喻七子各具良才)於千里,仰(昂首)齊足(齊步)而並馳(並駕齊驅,用以比喻七子才學相當)。以此相服,亦良難矣!
譯文:
當今的文人:有魯國的孔融文舉、廣陵的陳琳孔璋、山陽的王粲仲宣、北海的徐幹偉長、陳留的阮瑀元瑜、汝南的應瑒德璉、東平的劉楨公幹,這七人,在學問上沒有遺漏,寫作文章不模仿他人,都自以為是能馳騁千里的良駒,昂首齊步,並駕齊驅。想要他們互相佩服,實在很困難啊!


蓋君子審己(審察自己才學)以度人(衡量他人。度,音ㄉㄨㄛˋ,故能免於斯(此)(弊病,指文人相輕而無自見之明之病),而作論文。
譯文:
君子先審察自己的才學,然後衡量評論他人,所以才能夠免除這種毛病,因此而寫了這篇論文。

(二)作家論(建安七子)


王粲長於辭賦,徐幹時(偶爾)有齊氣(作品在語氣上偶爾會帶有齊國舒緩的文氣),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音ㄔㄥˋ,相當)(此,指辭賦)
譯文:
王粲擅長於辭賦,徐幹的辭賦偶爾會帶有齊國舒緩的文氣,但仍是王粲的對手。像王粲的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徐幹的玄猿、漏卮、圓扇、橘賦,即使是張衡和蔡邕也無法超越。可是他們其他體裁的文章,都比不上辭賦。


琳、瑀之章表書記(公文或書信,今之雋(通「俊」,音ㄐㄩㄣˋ,優秀、傑出)也。
譯文:
陳琳、阮瑀的章表書記,是當今最傑出的。


應瑒和而不壯(風格平和而不夠雄健),劉楨壯而不密(雄健而不夠周密)
譯文:
應瑒的文章風格平和卻不夠雄健,劉楨的文章風格雄健卻不夠周密。


孔融體氣(風格與才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短於說理,長於辭采,指說理能力趕不上文采表現),以至乎雜(夾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儔(音ㄔㄡˊ,類)也。
譯文:
孔融的風格與才氣都很高超美妙,有勝過常人的地方,可是不擅長於議論,說理不能勝過文辭,以至於文章夾雜有嘲諷和戲謔的語句。至於他所擅長的作品,可以和揚雄、班固相匹敵。

(三)文體論

常人貴遠(古代)賤近(近代),向聲(崇尚虛名)背實(背離實情),又患闇(同「暗」,不明、看不見)於自見(自己的短處),謂己為賢。
譯文:
一般人崇尚古代而輕視近代,崇尚虛名而背離實情,又患了看不見自己短處的毛病,認為自己的文章是最好的。


夫文本同(基本道理相同)而末異(文體不同、作法各異),蓋奏議宜雅(典雅莊重),書論宜理(道理清晰),銘誄尚實(注重事實),詩賦欲麗。
譯文:
文章寫作的基本道理相同,可是各種文體卻有不同的作法,奏議要典雅莊重,書論要條理清晰,銘誄要注重事實,詩賦要辭采華美。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寫作者擅長的文體)(各有偏向)也,唯通才(全才)能備其體(兼擅各種文體)
譯文:
這四種文體的作法各不相同,所以寫作者所擅長的文體各有偏向,只有全才能夠兼擅各種文體。

(四)文氣論(作家才氣與作品的關聯)

文以氣(作家的才氣)為主,氣(作家的才氣)之清(輕快俊爽)(凝重沉鬱)有體(風格),不可力強(音ㄑㄧㄤˇ,勉強)而致。
譯文:
文章以作家的才氣為基礎,作家才氣所形成的風格,有的輕快俊爽,有的凝重沉鬱,兩種不同的風格,不是勉強能達成的。


譬諸音樂,曲度(曲調)(相同),節奏(音節)(緩急、強弱、長短同一法度。檢,法度,至於引氣(運氣)不齊(不一致),巧拙(運氣的靈巧或笨拙)有素(來自於本性。素,指人的本性),雖在父兄,不能以移(轉移,指傳授)子弟。
譯文:
譬如音樂,曲調雖然相同,音節的緩急、強弱、長短等法度也一樣,由於運氣不一致而有靈巧或笨拙的表現,這都來自於本性,即使是父兄,也無法將它傳授給自己的子弟。

(五)文學價值論

蓋文章經國(治理國家)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一定的期限),未若文章之無窮。
譯文:
文章是治理國家的大事業,也是名垂千古的大功業。人的壽命有結束的時候,榮華享樂也只限於生前,這兩件事都有一定的期限,不像文章可以流傳久遠。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獻身)於翰墨(筆墨,借指詩文),見意(見,通「現」,音ㄒㄧㄢˋ,表達。意,意志)於篇籍(篇章書籍),不假(憑藉)良史之辭(優秀史官的美辭評論),不託(依託達官貴人的權勢)飛馳之勢(飛黃騰達、馳騁仕途的達官顯要),而聲名自傳於後。
譯文:
所以古代的作家,獻身於文章寫作,表達志意於著作裡,不必借重優秀史官的美辭評論,不須依託達官貴人的權勢,聲名自然流傳到後世。


故西伯(周文王)(幽禁)而演(推演)易,周旦(周公)(顯達)而制禮(制作禮樂制度),不以隱約(困窮不得志)而弗務,不以康樂而(改變)(心思)
譯文:
所以文王被囚時仍然推演易象而作卦辭,周公顯達後尚且制作禮樂制度,他們不因困窮不得志而不努力著述,也不因生活安樂而改變創作的念頭。


夫然,則古人賤尺璧(極珍貴的物品)而重寸陰(極短暫的光陰),懼乎時之過已(通「矣」)
譯文:
因為如此,所以古人輕視長達一尺的璧玉而珍惜分寸的光陰,就是害怕時間的流逝啊!


而人多不強力(強,音ㄑㄧㄤˇ,強力,努力自勉),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放縱)於逸樂,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遷移變化,指死亡),斯志士之大痛也!
譯文:
可是現代人大多不努力,貧賤就畏懼飢寒,富貴就縱情享樂,於是只圖眼前的事務,卻遺忘了流傳千秋的著作功業。歲月不斷流逝,體貌逐漸衰老,很快地隨著萬物一同死去,這是有志之士最大的悲痛啊!


融等已逝,唯幹著論(中論),成一家言(具有獨特見解的著作)
譯文:
孔融等人已經去世,只有徐幹著有《中論》一書,是一本具有獨特見解的著作。


建安文學.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