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斯.png
上圖:李斯


題解

本文選自《史記.李斯列傳》,標題為後人所加,旨在論述驅逐客卿是錯誤的決策。客,客卿,此指在秦國為官的外國人。書,此指臣下向君王進奏的文書。

戰國時期,韓國受到秦國征伐的威脅,於是派遣水利工程師鄭國,遊說秦王修築長達三百餘里的灌溉大渠,藉以耗損秦的國力。此意圖被發現後,秦宗室大臣向秦王進言,將所有客卿驅逐出境。秦王政十年(西元前二三七),秦下令逐客。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於是上書力諫。結果秦王不僅收回逐客令,還更加重用李斯。

本文以「逐客為過」為核心論點,分論納客之利及逐客之害,提醒秦王應廣納人才,方能統一天下。全篇議論完備,字詞典雅瑰麗,又善用排比與對偶,氣勢豐沛不凡,是說服力十足的議論文典範。

帝王.jpg



諫逐客書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彊,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彊。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彊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彊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彊者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文章出處】
《史記.李斯列傳》
諫逐客書
原作者:李斯


上書.png
想像示意圖


一、作者簡介:「李斯」這個人!

1.老鼠哲學:受廁鼠啟示而發憤圖強。
2.荀子門下:與韓非一同受業於儒家荀子門下,後卻毒死韓非。
 
3.諫逐客書:一封奏書化解個人及政治危機。
 
4.治國幹才:助秦統一天下(秦始皇身邊頭號左右手)。
 
5.東門黃犬:利慾薰心迎合上意,最後被腰斬於市。

李斯.png
上圖:李斯


二、寫作背景
 
(一)秦國內部二大集團:本土勢力(宗室貴族)的「自我保護」心態,反對外來人才搶占資源。
 
(二)李斯進諫的諸多難處,計有四不利

1.進諫局勢不利:秦國內部本土勢力反撲,加上發生鄭國用計事件。

2.進諫對象不利:秦王政雄才大略,剛愎自用,而絕非昏庸暗弱,任人擺布之輩。→ 說服難。

 
3.進諫身分不利:李斯本人屬客卿身分,亦在被逐之列,有「以公謀私」之嫌。→ 取信難。
 
4.進諫時機不利:君無戲言,逐客令已頒布實施,李斯已離開秦國。→ 挽回難。

秦國.png


三、課文分析

第一段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說明:
1.採開門見山之破題法,說明逐客之非。全文以「過」字貫串,「過」,字語意果敢決斷,有如一記當頭棒喝,全文論述由此展開,始終緊扣逐客之過,但本文表面上直陳逐客之過,其實談的是人才(客卿)在秦國發展歷史上的重要性。領導者選擇「逐客」或「用客」,國家前途將大有不同,小至企業大至國家,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資本,古今皆然。

2.「逐客」的決策者是秦王,李斯卻巧妙迴避,指責的對象是建議逐客的「吏」(宗室大臣),把逐客決策之過錯安放在「吏」身上,在直言不諱中仍不失委婉,如此給秦王一個可收回成命的轉圜迴旋空間。

第二段
 
(一)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
說明:
1.以「西」、「東」、「宛」、「宋」、「晉」等字,強調穆公所用客卿,人才來自四面八方、諸侯各國。
2.動詞「求」、「取」、「得」、「迎」、「來」等字,與秦王當前之「逐」,兩者呈明顯對比。

 
(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彊,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彊。
 
(三)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說明:
寫惠王用張儀,「拔」三川、「并」巴蜀、「收」上郡、「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據」成皋、「割」膏腴、「散」六國之從等,一連九個精鍊短句,把領土擴張的氣勢充分表達。

 
(四)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彊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說明:
寫昭王蠶食諸侯,則刻劃其俐落明快。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彊大之名也。
說明:
1.在揭示主旨後援引史實,追述秦國四君因用客卿而使秦國富強的事實,說明客有功於秦。
2.四位秦君用客卿之功,各有側重:寫繆公,重在強調客卿來自四面八方;寫孝公,重在治國有方;寫惠王,重在領土的擴張;寫昭王,則以「蠶食諸侯」強調秦的逐步壯盛。有詳有略,變化多端。   
3.先正面列舉事實,說明納客之利。再反面假設推論,說明卻客之害。
4.段末之「富利」「彊大」,直指秦王意欲一統天下的核心企圖。

第三段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
說明:
1.承繼上段史例,此段轉為今例;前段開頭用「昔繆公」,本段開頭用「今陛下」,前言四君重用客卿,此言珠寶、美女、音樂,內容幾乎無所不包,件件直指秦王欲求(「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2.其跳脫「人」的主題,從切身的事物切入,透過秦王對這些外來器物的喜愛,與揚棄外來人才對比:昆山玉、隨和寶、明月珠、太阿劍、纖離馬、翠鳳旗、靈鼉鼓等七寶,精雕細琢,鋪設繁複,七寶均大有來歷,致、有、垂、服、乘、建、樹七個動詞,變化有致。下文大體上以詳賓略主的筆法,詳寫不產於秦的各類外國珍寶美色,對於驅逐外來客卿一事只是閃見略寫,不直接詳說。

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

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

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
說明:
1.七個「不」字,長句短句間雜互出,令人目不暇給。由此七個「不」,引出「不問可否,不論曲直」的質疑,氣勢充沛。


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

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

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
說明:
1.「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取人、取物雙重標準的矛盾及不合理,由物而論人,強化自身論點,明言逐客之非。

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民人也!
說明:
1.最後以「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民人」激發秦王深究思考,口氣幾近不留情面的指責!

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說明:
1.但未待秦王
惱羞成怒,緊接一語「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此句再度擊中秦王最核心的企圖:併吞天下。逐客與否,遂成利害安危的一大關鍵,李斯擊中秦王要害,使其了悟逐客之非。
2.他深知秦王政「統一天下、制服諸侯」之心極強,故批判美物不出於秦而
秦用之,獨人才不出於秦而秦不用,說明此絕非王者之術。   

第四段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彊者則士勇。
 
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說明:
1.本段先從正面說明,欲成就帝業便須廣納各國人才,強調【有容乃大】之必要,說明爭取人才的重要性。 
泰山:不讓【土壤】→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流】→就其【深】。
 王者:不卻【眾庶】→明其【德】。
 
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說明:
1.再從反面說明,逐客將使天下之士裹足不前,人才將不再近悅遠來,且喪失人才將危害秦國發展利益,客卿若被他國所用,資助敵人而成就諸侯,絕非秦國之福。。
2.注意李斯沒有用任何一語道出自身委屈、牢騷,且非但不為自己叫屈,相反的還處處替秦國設想,為秦王代謀,與當年燭之武說服秦穆公處處為秦謀,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五段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
說明:
1.此段強調客卿忠於秦王者仍多,兼以表達輸誠之意。

 
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說明:
1.逐客就是以人才資助敵國,逐客將削弱自己實力,壯大敵國的發展。客卿是難得的人才,秦若不用,客卿轉而效力秦的對手,這就無異是「藉寇兵而齎盜糧」之舉。
2.李斯提醒秦王有容乃大的道理,若無外來人才的輔助則秦未必能夠強大,逐客竟然會危及併吞天下的大業,就不僅是對錯是非的問題,而是利害安危的大關鍵了。
3.全文在此總結逐客之害,終將導致秦國危困。
4.本文上書秦王後,秦王取消逐客之令,復李斯官,二十餘年後,秦併天下。

帝王.jpg


四、諫逐客書一文的正反立論
 
(一)從正面說明任用客卿的益處
 
1.昔繆公求士……客何負於秦哉?
2.臣聞地廣者粟多……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二)從反面說明驅逐客卿的壞處
 
1.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也。
→逐客之過(一):【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彊大之名】。

2.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逐客之過(二):【重在享受,輕在人民,此非跨海內、制諸侯之術】。

3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逐客之過(三):【助長敵人,削弱自己,愚不可及】。

4.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逐客之過(四):【使國家發展走向險境】。

【資料整理】
本站。


君臨天下.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