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jpg


《六祖壇經4.0》:「佛在何處?」惠能對傳統佛經的質疑與超越

去蕪存菁:勇於對舊經典提出新詮釋

佛教是一個繁瑣的知識體系

在台灣,如果用佛教儀式為往生者作七,通常會誦念《阿彌陀經》、《心經》等佛經的經文。我每次念到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時,總會心有所感:一方面覺得佛教能舉出這麼多不同的佛名,真是充滿想像力;但一方面也意識到印度佛教其實是一個非常繁瑣的宗教體系

印度佛教除了恒河沙數諸佛外,還有八萬四千煩惱、八萬四千法門、一百零八難、三十二相、十二因緣等等;而對各種現象、問題也都加以分門別類,並探討彼此之間的因果關係,若一頭鑽進去,可能窮畢生之力都無法通透明白


佛像.png


惠能對傳統佛經的質疑與超越

惠能一句「佛在何處?」點醒夢中人,誰看到了大須彌佛、日月燈佛?

「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連一個佛都見不著,所以啊,所謂「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都是虛妄;如果有什麼「真佛」,那也是「自佛」──自己心中的佛。如何讓自己明心見性(佛性、自性),讓人格與生命臻於理想境界,那你就是「佛」。

惠能這種講求實證、化繁為簡的觀點(讓世界只剩下一個佛),正是對傳統佛教(經)的超越。他的這種超越性也表現在他對佛經中各種語彙的重新定義和解釋上,我們在前面已談過一些,本文單表三身、四智與八識。


金剛經.png


化繁為簡:三身、四智與八識

《壇經.機緣品》說,有位智通和尚讀《楞伽經》千餘遍,還無法領會「三身四智」,而來求教於惠能。在提到惠能的解答前,我們須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佛教或佛經所說的三身、四智與八識。

所謂三身是指佛具有的三種身: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四智則是佛所成就的四種智慧: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而八識則是有情眾生都有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這三身、四智與八識都各有定義(指稱),彼此之間,還有一些複雜的因果關係,也難怪智通和尚會搞不懂。

惠能在解答時,快刀斬亂麻,把佛才具有的三身、四智都歸於人人都有的自性:「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並給予簡單扼要的定義:「清淨法身,汝之性(自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般若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行為)也。」「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不造作不執著),成所作智同圓鏡。」每個人都具有三身,也都能產生四種智慧。


壇經.jpg


不要執著於有名無實的說法

關於三身、四智與八識的關係,惠能提到經書上說:「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但他告訴智通和尚這些所謂的「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都只是名相上的轉變,本體並沒有變。並提醒智通:「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說第幾識如何轉成什麼智,其實都只是表面的說法,並沒有實性,如果執著於這些有名無實的說法,那就永遠見不到自己的三身四智了。

印度佛教喜歡將想處理的現象與問題進行繁瑣的指名與分類,並探討彼此之間的相互(因果)關係,從某個角度來看,這原也是理性的做法,但為什麼是三身、四智、八識、十二因緣、三十二相⋯⋯,而不是四身、五智、九識、十五因緣、二十八相?認真細究,這些分類都缺乏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客觀依據,至於彼此之間的相互(因果)關係,那更是眾說紛紜,多屬主觀臆測,而沒有讓人信服的實證基礎。

所以,它們就像中國的五行、八卦,看似理性,其實是非理性的,甚至是披著理性外衣的感性直觀。如果一頭栽進去,那可能經年累月都繞不出來。


佛經.jpg


要有超越古人和權威的勇氣

中國文化有很濃厚的崇古氣氛,大家普遍認為古聖先賢的觀點和著作都是顛撲不破、空前絕後的,後世之人根本不敢望其項背。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們只要能領會、學到古人的一半,就已經要額手稱慶、讓人敬佩有加了;如果有人敢懷疑古聖先賢不好、不對、或提出批評,那不僅是匪夷所思,更屬大逆不道。但就是因為有這麼多「古代巨人」站在後人的肩膀上,而使得大家愈來愈抬不起頭來,文化思想愈來愈萎縮。

佛教和佛經雖然是外來的東西,但也具有同樣的權威性。惠能超越前人的地方是他不被傳統佛經裡的那些說法糾纏住,他勇於擺脫它們,但也不會否定它們,而是在原有的架構裡化繁為簡、去蕪存菁,提出自己更簡潔、清晰而且務實的看法,也就是要「悟法解義」,不只三身、四智如此,其他像前面提過的佛法僧三寶、禪定等也都如是,也就是說他立足於佛經,但又超越了佛經,這正是我們應該深思與學習的地方。

其實,不管什麼經典、什麼知識,都只是讓我們發現自己、獲得啟示的一個媒介而已,並沒有什麼「絕對的真理」或「正確的解釋」,你拘泥於既有的說法和規定,那你就永遠無法超越它們,人類的文明也難以進步。


壇經.jpg


【文章出處】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六祖壇經4.0》:「佛在何處?」惠能對傳統佛經的質疑與超越
2018-06-26
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8112
作者:王溢嘉
【作者簡介】
王溢嘉,1950年生於台中市,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畢業後即專事寫作和文化事業,先後在台灣與大陸十餘家報章雜誌撰寫專欄,歷任《健康世界》月刊總編輯、《心靈》雜誌及野鵝出版社社長。著作近五十種,涵蓋散文、心理、文化評論、兩性議題、青少年勵志等範疇,融合知性與感性,科學與人文,曾獲中國時報年度十大好書獎、台灣大學生票選十大好書等,有多篇作品被選入小學、國中、高中、大專院校國語文課本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