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第.jpg

考中狀元、進士以後,朝廷會授予什麼官?

自從科舉制度誕生以後,讀書人開始有了一個公平入仕的機會,也就從那時起,才有了進士、舉人這個稱號,而中了進士以後到底可以做什麼官呢?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先了解當時的選官制度。

學子們通過了鄉試之後,便要在次年的春天(編按:稱為「春闈」)參加禮部舉行的會試,地點就在京城的貢院,取中者都叫貢士,第一名叫會元。貢士還要進行最後的殿試,才能成為進士。

殿試,顧名思義就是在皇宮裡的某個殿舉行,清初是在太和殿,乾隆後期移到保和殿。殿試是以皇帝名義主持的考試,取中者由皇帝授予進士,俗稱天子門生,這也可能是皇帝所要達到的一種政治目的。
金榜.jpg
上圖:一甲「賜進士及第」只有三人

殿試由皇帝來決定名次,其排名一共分為一甲、二甲、三甲這三個檔次,每個檔次裡還有更細的排名。一甲只有三人,大學士會把前十名的卷子提供給皇帝,皇帝圈出三名,按名次稱狀元、榜眼、探花,這三鼎甲授進士及第。

二甲授進士出身,三甲授同進士出身。甲的檔次對以後仕途升遷有重要意義,朝廷在選庶吉士和庶吉士以後的散館留用為翰林和翰林院授職等次,就取決於原來授二甲還是三甲。

通常我們俗語說的連中三元,是指在鄉試時考第一名解元,會試時考第一名會元,殿試時考第一名狀元,就叫連中三元。這種現象是很少見的,在清代也就幾個人。
三元及第.jpeg

相關的概念還有傳臚,傳臚有兩種意思,一是指皇帝主持下的公布進士錄取名單時舉行的大典儀式,叫傳臚大典。二是指二甲的第一名,也就是殿試的第四名也叫傳臚,後來有時候把三甲的第一名也稱為傳臚,但是這個傳臚就沒有多大意義,還不如二甲的最後一名。

說到這,不免要提一下狀元。狀元是全國第一名,實際上授的官並不高,只是從六品的修撰,榜眼、探花授的編修也只是正七品,現在有些小說、戲劇上說考上狀元好像就能做多大官似的,其實就是一個從六品的官,正七品知縣被稱為芝麻官,狀元授官的品級只比知縣高一級。

一般進士授的主事是正六品,比狀元所授的修撰品級高。不過狀元與其他翰林官有選任為某些職官及進入中央高層的資格,出路比較優越。
清代科舉制度.jpg

傳臚大典授予進士之後,還要進行一次考試,叫朝考,這次朝考主要為了選拔庶吉士。庶吉士要入常館進一步深造。沒有錄取為庶吉士的進士授官,其品級主要是六、七品,所授的官以兩種形式最多:一是部院的主事,司級官裡的最低官,正六品;二是授予知縣,正七品。

知縣和主事的缺額最多,而且都屬於學習階段,進士授知縣也是授一些簡缺的知縣,三年以後調同省缺分較重要的縣任知縣。這是進士大多數人的任官情況,也有授其他官職的。

再來看看被選為庶吉士的進士們,朝考中選撥出優秀的進士為庶吉士,入庶常館學習,三年期滿時考試,分配工作,叫散館因為三年後又有新一科的庶吉士入庶常館了,若有恩科,不滿三年也散館。

散館考試優秀者留館,即留翰林院為翰林官,一是授編修,正七品,再是授檢討,從七品,原來殿試的時候凡是二甲的,授編修,三甲的授檢討。三鼎甲原則上固定授職,狀元授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編修,他們不經過朝考而入庶常館。

雖說中了進士都會授官,但在清中期以後,由於待選官比較多,因此也會出現待缺現象。

當然在清代,做官的渠道也不僅限於進士出身,那些舉人,國子監貢生、監生,蔭生以及捐納出身的人,也有很多出仕為官的。
翰林.png
狀元帽.jpg
【文章出處】
《每日頭條》
〈考中狀元、進士以後,朝廷會授予什麼官?〉
2017-01-17
網址: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zmzmvoq.html
作者/不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