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png

王國維與錢鍾書悲劇觀之比較

1 引言


王國維和錢鍾書都是近百年來中國學術史上光芒璀璨的著名學者,兩者在文學評論領域都佔據著重要地位。但是兩者的悲劇理論卻存在極大差別,耐人尋味的是兩者的觀點都反映在他們對《紅樓夢》的評價中。因此,探求王國維與錢鍾書兩人悲劇觀之差異,能夠深化對王國維《紅樓夢評論》之理解。

2 王國維與錢鍾書悲劇觀之比較

首先是兩者的理論基礎不同。王國維悲劇觀的理論基礎是叔本華的人生悲劇論。王國維認為生活的本質是慾望,而慾望必然導致痛苦。而其論證方式,主要是藉鑑了叔本華的理論。

首先,慾望無窮,難以滿足,不滿足則痛苦。

第二,而慾望一旦全部滿足,則人陷入空虛而更加痛苦。

第三,人生過程是搖擺於痛苦和厭倦之間。

第四,隨著人類認知能力之提升,人類的感覺會更加敏銳,更能感知痛苦。

而錢鍾書的悲劇觀則建基於里德博士的《美學研究》和瑞恰茲的《文學批評原理》。在錢鍾書看來,真正的悲劇應當是這樣的:讀完作品,並無激情已經耗盡之後的平靜,或者如斯賓諾莎所渭的對存在於萬物之中的命運之捉弄的默許;恰恰相反,卻被一種劇烈的悲痛所纏繞而感到極度的鬱鬱不樂和悵然若失,甚至連自身都想迴避……存在著,無需安慰,也無需鼓勵,它獨立自恃。相比較而言,王國維的悲劇觀重在人生的悲劇性,是一種根源於人生哲學的悲劇觀;而錢鍾書則更在意觀眾的體驗,關注作品的藝術效果。

其次,王國維與錢鍾書悲劇觀的分類不同。同樣,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接受了叔本華對悲劇的分類,將悲劇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惡人對人們帶來的傷害,典型的如謀殺等;第二種悲劇則是由於命運無常所出現的;第三種悲劇則是完全出於意外所造成的,在這種悲劇當中,沒有惡人,也非通常意義上的命運安排,而是平常之人、平常之事所帶來的,因為特定時空下的人物關係所產生的悲劇。並認為唯有第三種悲劇才是真正的悲劇,才具有最高的藝術價值。而在錢鍾書哪裡,則將悲劇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因人物自身而產生的悲劇,而另一種則屬於外力強加的悲劇。

其三,王國維與錢鍾書雖然都否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悲劇,但是相對而言,錢鍾書的觀點更為激進,王國維則認為部分作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悲劇性質。王國維認為元代是存在部分悲劇的(當然這不是其所指的第三種類型的悲劇),關漢卿所著的《竇娥冤》、紀君祥所著的《趙氏孤兒》就具有典型的悲劇性質。

錢鍾書斷然否定了王國維的這一論斷:

一、它們是文學名著。這一點我們也默認。

二、它們都是大悲劇,因為赴湯蹈火都出自主人翁的意志。對於這一點,我們還有話要說。

三、它們是大悲劇,可以說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即認定《俄狄浦斯》(編按:一般譯為伊底帕斯)《奧賽羅》以及《貝蕾尼斯》都是大悲劇。這一點,恕我們不敢苟同。

錢鍾書之所以認為王國維所言的兩部悲劇並非悲劇,原因在於王國維所言的悲劇觀並不是傾向於人物的內在衝突。無論是《竇娥冤》還是《趙氏孤兒》,這兩部戲劇其實都既沒有關注人物自身的性格悲劇,也將外界的悲劇性減弱得微乎其微。竇娥給人的感覺是死得其所,因而人物內在的悲劇性消亡了。而且惡人中就有惡報,作者努力營造的外界的悲劇性不再擁有。《趙氏孤兒》同樣如此。

王國維與錢鍾書悲劇觀的差別也反映到兩者對紅樓夢的評價上。在王國維看來,《紅樓夢》乃悲劇中之悲劇,是屬於古今中外所有文學名篇當中悲劇的最高形式之一。《紅樓夢》一書,與一切喜劇相反,徹頭徹尾之悲劇也。王國維對紅樓夢的悲劇性做出這樣的描述:「除主人公不計外,凡此書中之人,有與生活之欲相關係者,無不與苦痛相終始。以視寶琴、山由煙、李紋、李綺等,若藐姑射神人,夏乎不可及矣。夫此數人者,易嘗無生活之欲,易嘗無苦痛?而書中既不及寫其生活之欲,則其苦痛自不得而寫之,足以見二者如駿之靳,而永遠的正義,無往不逞其權力也。又吾國之文學,以挾樂天的精神故,故往往說詩歌的正義,善人必令其終,而惡人必離其罰,此亦吾國戲劇小說之特質也。《紅樓夢》則不然。趙姨、鳳姊之死,非鬼神之罰,彼良心自己之苦痛也。」

在王國維看來,《紅樓夢》當中正是平常人平常事,卻最終對所有人都造成了傷害,這就是悲劇的最高形式。王國維認為《紅樓夢》不僅指出了生活的悲劇,《紅樓夢》還提供了解脫這種悲劇的方式,這就是「出世」。然而,錢鍾書則不這麼認為。在錢鍾書看來,紅樓夢並未跳出傳統文學作品的案臼。錢鍾書說;「王國維於叔本華著作,口沫手眠,《〈紅樓夢〉評論》中反復稱述,據其說以斷言《紅樓夢》為『悲劇之悲劇』。賈母懲黛玉之孤僻而信金玉之邪說也!王夫人親於薛氏、鳳姐而忌黛玉之才蔥也……而木石遂不得不離也。詢持之有故矣。然似於叔本華之道未盡,於其理未徹也。苟盡其道而徹其理,則當知木石因緣,僥倖成就,喜將變憂,佳藕始者或以怨禍終;遙聞聲而相思相慕,習進前而漸疏漸厭……則寶黛良緣雖就,而好速漸至寇仇,『冤家』終為怨偶,方是『悲劇之悲劇』。」

錢鍾書的意思是說,雖然賈寶玉和林黛玉沒能走到一起,《紅樓夢》中他們的愛情最終還是存在的。而這也正是正常生活中所期待的一種美好結局,而不是一種悲劇。如果要將其變成一處悲劇,那麼就應當讓賈寶玉與林黛玉結為夫妻,兩者在婚姻中反目成仇,愛情破裂,這才能稱之為悲劇。

3 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王國維的悲劇思想和錢鍾書一樣脫胎於西方理論。但是對比他們對於文學作品的評價可以看出錢鍾書的理論還未形成自己的系統,評論也是隨感式的品評。而王國維的悲劇理念在《紅樓夢評論》中便已經具有嚴謹的系統了,其中更包含了他對人生的感慨與了悟。這種對人生與人世的痛感造就了他對悲劇觀的不斷思索改進,以期對現實人生、國民教化起到真正意義上的幫助,他所標榜的解脫更是另一層面上的「功利主義」。悲劇觀發展到後來,他更是承認了讚揚對黑暗現實的抵抗不合作的主人翁精神的戲曲也具有強大的悲劇美感,而這無疑是更貼近中國文化與作品實際情況的。


【文章出處】
《中國論文網》
〈王國維與錢鍾書悲劇觀之比較〉
(編按:分段略作調整)
2015-08-19
網址:
http://www.fanwen.org/lunwen/art/dianyingdianshi/20150819/18342.html
文/不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