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通.jpg
上圖:素人畫家洪通作品

雅文學與俗文學的分野與活性

什麼是雅文學?什麼又是俗文學?事實上,我認為所謂的「雅」與「俗」,其間的間隔是相當浮動的,沒有固定的標準。舉個例子,余光中教授所寫的現代詩,對民國五十年代的社會大眾來說,是很難懂的,因此當時的人們甚至認為余光中的詩,根本就不是文學。

但是我們站在今天的眼光來看,余光中的詩可以說十分淺顯、易懂,而且能夠被社會大眾所能接受。為什麼同一個人的詩,讀者的反饋會有這樣大的差距?我認為一方面是因為現代詩本身不斷地發展、成熟,逐漸地被社會所肯定。另一方面,這些詩人的作品,也被編選入國中、國小的教科書裡,社會大眾接受教育,慢慢地瞭解到現代詩他是文學中的一種,這樣寫也是有道理的,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因此,本來很生疏、很艱澀的作品,經過了時間的移動、文化的變遷,慢慢地會變得很淺顯而易懂了。所以,對於所謂的「雅」與「俗」,我們要先把它做一個當代時空的定位。譬如說我們談五○年代的雅文學與俗文學,也可以談八○年代的雅文學與俗文學,然而在「雅」與「俗」之間,事實上並沒有一種永恆的標準,這是我們首先必須要瞭解到的前提。 說得更明白一點,所謂俗文學,通常是指與當前社會大眾的期望眼界互相結合的,比較通俗而具備市場性的作品。期望眼界即是對於社會一般讀者而言,每個讀者心目中,對他所希望能夠 讀到的作品,都有一種盼望、一種理想標準,像什麼樣的小說才是好小說、什麼樣的散文才是好散文,諸如此類的理想標準,就是所謂的期望眼界。


因此,一般來說,所謂俗文學就是一個作品,在當代大多數讀者的期望眼界之下,是可讀的、相當可親的、很容易入口的,是和大眾期望眼界互相結合的,這就是俗文學。

寓藏民族語言未來的憧憬


所謂的雅文學,可能是在某些持定讀者(如批評家和史料家)的眼光中,具有相當高的地位,但是對於一般讀者來說,卻不見得能夠欣然接受的作品,舉例來說,像王文興的小說,對於一般讀者來說,可能看不出它有什麼特殊的意味或它到底好在那裡,或者他們根本不願意看王文興的小說,因為他的小說實在太難懂了。

但是學者們看起王文興的小說,可能卻是津津有味,甚至廢寢忘食。

這是因為對於特定的學者、文學評論家,或 一些有特殊文學心靈的讀者來說,他們的期望眼界已經超越一般讀者的期望眼界了,他們對文學有更多的要求,他們也把文學加上了更多的使命感,因而他們的期望眼界往往是很高的。寓藏著民族語言未來的憧憬;在這樣的情況下所能夠被 接受的作品,就可以說是雅文學了。


下一個時代俗文學的發軔

值得注意的是,當代的雅文學,往往會是下 個時代俗文學的發軔。

因為一篇比較特殊的作品,事實上是突破了當代比較通俗的期望眼界,並且能夠觀照到明日新發展的面貌。因此,許多文學作品或藝術作品,它的影響力往往需要比較長遠的時間,才能夠達到一種普遍性、並且進入一個比較深廣的群眾層次。


就以藝術作品為例,對二○年代裡習慣傳統寫實美學的大眾來說,像達達主義只求破壞,而繼起的普普藝術似乎只知道搞一些線條或比較奇怪的、抽象的東西,這些作品在剛剛誕生的時候,不管是在歐洲、在中國,或在任何其他地方,都不太可能被社會接受。

然而到了八○年代的今天,我們衣服上的線條、大廈的室內設計,甚至包括我們眼前的桌椅,事實上都已經融入了普普藝術或達達主義的藝術觀點。可見這種藝術觀點或線條、符號,它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過程與時間是相當緩慢的,幾乎到了半世紀甚至一世紀後才慢慢地被普遍化,而且還不是全面的普遍化,也就是說它整個藝術的觀點,只有一小部份能夠被群眾逐漸接受。

互相影響、互為因果

文學作品也是一樣的。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雅文學的發達往往可以促進下一個時代俗文學的發展,而俗文學的發展,則是雅文學的基礎,二者是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


譬如像我國古代的詩經,本來是民間的歌謠。經過士大夫的採集再編輯成冊的。因此,詩經是一種民歌的採集本,它原先是很通俗的,但就在它被編輯成冊後,既被提昇為一種雅文學了,它本身就代表著一種俗文學演變成為雅文學的過程。

而由雅文學發展出俗文學的例子,在我國文學發展史上也有很多。譬如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南方所流行的彈詞與北方所流行的鼓詞,純粹都是民間文學,而彈詞與鼓詞的出現,絕對都是受到元曲的影響,這就是由雅文學發展成為俗文學的例證。

主流文學與次流文學因此,基本上我認為雅、俗文學之間,存在一種浮動的標準,而沒有永恆的標準。事實上就終極觀點而言,我認為雅、俗文學實在沒有必要劃分,有的只是主流文學與次要文學的問題。

但是,當我們把文學分為主、次的時候.仍然會出現一個問題。因為站在後代的立場來講,很可能會依照他們的見解,把過去的文學發展史,整個的重新改寫一遍,這就是文學史與政治史最大的不同。

因為就政治史來說,政治事件是發生在固定的時空,有它固定的意義,我們不可能動搖政治事件所存在的時間與空間,或者把某一政治事件完全取消掉。可是在一個時代裡,主要作家與次要作家的劃分,重要的文學作品是那些,並沒有固定的解答,往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提出其他不同的意見。

所以,那幾部書才是所謂的四大奇書,或那幾部小說才是中國最重要的小說,我認為將來還是繼續會發生爭議的。甚至有許多作品,可能會從歷史中忽然冒了出來,而被賦予新的意義、新的解釋,這就是文學的活性。換句話說,文學有很大的空間,讓所有參與文學研究、參與創作的人,有一個可以充分發揮的空間。

文學之變有其時代因素顧炎武曾說過,文學之變有其時代因素,有其不得不變的因素。不錯,文學最可愛的地方就在於「變」,它能夠不斷地翻新出奇,不斷地為人類的心靈開拓更廣闊的空間,我認為這恰是文學可愛之處。

因此,我覺得所謂的雅文學與俗文學,基本上只是讀者與群界之間的區隔,而不是作家地位高低的問題,因為所有的雅、俗文學事實上部可能成為正統文學的一部份。所以,我認為一個好的作家,應該是可以做到雅俗共賞的。

雅俗共賞

但是,所謂的雅俗共賞,卻不見得能夠在當代實現,換句話說,雅俗共賞有時候是因為時空的改變而改變的。

以紅樓夢來講,我想從這本書手稿的完成,直到它變成手抄本流傳的時候,事實上還是只有少數讀書人才能欣賞、體會到紅樓夢的優美內涵。


可是就我們今天來講,由於整體國民教育水準的提高,以及我們語文閱讀的知識和能力,顯然都比過去有所提昇,因而我想今天只要是有一般中上教育程度的人,都應該能夠閱讀紅樓夢了。所以,紅樓夢在今天來講,可以說就是一部雅俗共賞的作品。

因此,我認為有關雅、俗文學與雅俗共賞的問題,應該是要從這樣多面的角度來進行思考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