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手印.jpg

形上學(Metaphysics)淺說

西方哲學裡"Metaphysics"這個字,含有一段故事。希臘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死後,遺留下一部分稿子,沒有寫上總名。他的徒眾們看見這本稿子的內容,是比"Physics"一書的內容更進一步的(編按:字首meta-意指「在......之後」或「超越於......」),因之就題為"Metaphysics"。意思就是:在"Physics"之上的。中文譯為「形上學」。是根據易經繫詞(編按:應作「繫辭」)中「形而上者謂之道」一句話來的。這個譯名頗為準確,因為無論從字面上看,或者就內容看,以「形上學」譯"Metaphysics"都很恰當。

形上學的研究,是以所謂「超經驗的」實有為對象的。我們能看見、聽見、摸到、感覺到的事物,在哲學上稱之為「經驗的對象」,大如日月山川,小如眼前的桌子,椅子,以及我們的身體等等,都是經驗的對象。研究經驗的對象,是經驗科學的任務。早期的幼稚的思想,可以將「經驗的」與「超經驗的」混起來,但在人類智慧稍有發展之後,就有專研究超經驗的實有的形上學出現了。

經驗的對象都是不斷變化的,生滅無常的;形上學要研究的卻是那種不變的實有。畢竟不變的實有是不是可以被我們知道呢?如何纔能被我們知道呢?那種實有本身又是怎樣的呢?例如,這種實有是單一的,抑或是複多的呢
(編按:這是一元論、二元論或多元論的區別)?它是一種力,一種形式呢?抑或是一種物質性的存在呢?或者,它是不是一個有意志的心靈呢(編按:這是唯物論、唯心論的區別)?形上學對於這些問題有許多不同的答案,因此就產生許多不同的學派了。

因為形上學者將經驗的對象與知覺中能接觸到的一切,都看作表面的「現象」,於是就有「本體」這個字眼出現;而形上學中講起超經驗的實有的理論時,也有時被稱作「本體論」。即是英文的"Ontology"。就這個字的字源講,原是指「對存有的研究」;因為形上學原只承認超經驗的「本體」方是真正的「有」,所以這個詞語譯作「本體論」,也並不致引起甚麼誤會。有些學人要將"Ontology"譯為「萬有論」
(編按:今日又常譯為「存有論」),認為與字源更符合;其實也沒甚麼必要。

形上學是哲學中極重要的部門。在知識論與現代的邏輯解析興起以前,哲學的主要領域幾乎就是形上學,甚至中古神學也只是形上理論的一個特殊變形而已(見下文)。近代知識論與邏輯解析雖然喚起了批判傳統形上學的風氣,但也同時透露出另一種形上學的可能性;這種形上學比舊日形上學自然更純淨、更嚴格;但仍將保有形上學的一個基本特性,就是以「超經驗」的領域為它的研究對象。

現代哲學思想中有些否定形上學的學派;他們所持的理論深淺不同,理論基礎較為穩固的,也還不能完全否定形上學的研究,至多只能否定舊式的形上學而已。我們公平地看,則我們可以說,舊式的形上學確實應該被淘汰;但有一部分形上學問題,可以通過知識論而另作處理。另有一些形上學的原則,雖然也不能照舊保留,但也會在知識論的基礎上別作安頓。所以,我們至多只能說,形上學的問題在外來的哲學中,將改換成另一方式而被提出來,也將接受一種新的處理;我們並不能說,形上學會完全消滅。

西方的形上學,很早就開始。直到十八世紀後方受到正式的批判(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德國大哲人康德的批判)。在本世紀,方有完全取消形上學的理論正式出現。在東方的中國和印度,則情形不同。中國先秦只有很簡單的形上學觀念(如道家的觀念),漢代以後這方面的思想也不曾發展。宋明儒學的理論,從某一個角度看,可說有一種形上學成份;但這種形上學成份本身是很特殊的,只能算「道德形上學」一類;和西方比較,倒與康德以後的哲學思想較為接近,與古代西方的形上學反而相距甚遠。

印度的正統哲學,很早就有形上學;像「梵書」中的思想便是實例。後來的印度教教義是上承吠檀多學派而來;吠檀多學派有形上學,所以印度教教義中自然也有形上學了。至於佛教教義,則也只能說有一種特殊的形上學成份,不能說有西方傳統中那種形上學。


【文章出處】
《哲學淺說》((香港)友聯出版)
〈哲學各部門的簡單介紹:(二)形上學〉
(編按:標題為編者另加)
文/勞思光

【作者簡介】
勞思光(1927年9月3日-2012年10月21日),原名勞榮瑋,筆名思光,湖南長沙人,當代重要華人哲學家,教育家。先後於香港珠海書院、崇基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哲學,在香港中文大學授課期間,與唐君毅、牟宗三齊名,被喻為「香港人文三老」。並在美國哈佛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從事研究工作。勞教授在中大崇基學院時,著作甚勤,學貫中西,尤其長於中國哲學史及現當代西方哲學,特別是其名著《新編中國哲學史》,運用其提倡的「基源問題研究法」進行嚴格的分析,展示中國哲學各時代不同門派的學術見解與內層理境,出版以來,深為學界所重,有學者推重之為同類型著作之中最突出的一本。在台期間,勞教授先後任教於清華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及華梵大學,擔任華梵大學教授及東吳大學端木愷講座教授,並於2001年榮獲台灣行政院文化獎,2002年獲選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榮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2012年10月21日,勞教授年邁,因心肌梗塞跌倒,病逝於台北寓所,享受八十五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