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魯迦迦波亞山.jpg


題解

楊萬里(1127-1206)是南宋時一位人品極高的儒者,長壽而多產,活了八十歲,相傳作詩兩萬餘首,現存四千二百餘首,他的一生奉行「正心誠意」之理,把自己的書房取名為「誠齋」並且用它做為自己的別號。他的詩作有一種幽默詼諧的趣味,有時還以俚語白話入詩,形成一種通俗明暢的特色。與尤袤、范成大、陸游並列為南宋四大詩人。本詩為楊萬里所作七言絕句。

〈桂源鋪〉寓意深遠,語帶雙關,俗話說「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本詩則暗寓人只要肯努力,不輕易放棄,遲早會找到生命的出路。而一時的挫折困難,只需等待改變的時機,時代潮流是大勢所趨,終究不可遏抑。

發動文學革命,倡導民主科學的胡適,平生最愛此詩。在胡適心中,本首詩就是自由與威權對抗的過程。民國五十年七月,創辦《自由中國》的雷震,在獄中收到的六十五歲禮物,就是胡適手書的〈桂源鋪〉(見下圖)。


河.png


桂源鋪

萬山不許一溪奔
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
堂堂溪水出前村


【作品出處】
《誠齋集》
桂源鋪
原作者:楊萬里


河.jpeg


註釋翻譯

萬山不許一溪奔
譯文:
一條小溪在群山萬嶺間奔流,被萬山阻擋了去路。

◎首句用擬人化的筆法,謂千巖萬山不肯讓溪水向前奔流。萬山象徵外在環境的逆境,也象徵守舊勢力小溪象徵自我,也象徵新生而不可阻擋的潮流
以「萬」與「一」,「山」與「溪」相對比,實力的多寡大小不能相提並論。「萬山」與「一溪」,其至多與唯一映襯出溪水的孤單無恃、微渺無依。
◎「不許」二字充滿強制性,明顯強調出險阻與艱困。


攔得溪聲日夜喧
譯文:
溪水縱然受到崇山峻嶺的阻隔攔擋,仍然千方百計找尋出路,左衝右突,曲折蜿蜒,不停向前奔走,日夜在山間喧鬧不停。
◎這兩句是詩人在山林間觀察水與山的鬥法。山不轉路轉,路不轉心轉面對外在環境的阻撓,自我唯有調整心態,設法繞開眼前困境,尋求其他出路

到得前頭山腳盡
譯文:
溪水不停前進,歷經各種地勢阻隔,尋尋覓覓,喧喧鬧鬧,經過千山萬嶺,當溪水終於流到前面山腳盡頭時,隨著平野逐漸開闊,溪水開始變化,向下朝外奔流,有了出頭之日。
◎水掙脫群山重巒的羈絆,向下奔流,是大自然不變的法則,也是無法抵擋的趨勢。「到」是等到,是等待時機成熟,等到自我實力已蓄積完成,等到敵手已成強弩之末,這時山與水的鬥法已經形勢逆轉,風潮丕變。
◎溪水最後得以脫困出重圍的主因,是它受制於萬山的攔阻、被迫於沉默不喧而蓄勢待發


堂堂溪水出前村
譯文:
喧譁的溪聲全都變成了堂堂盛大的流水,坦坦蕩蕩的流出前村,朝向大海奔去。
◎原本萬山似乎阻擋了這小小溪流的去向,然而溪水百折不撓,懂得順勢繞開,當時機成熟時,它終於堂而皇之順流來到平川,回歸到它該去的地方!此時蜿蜒曲折的小溪,已匯整成暢行無阻的河流,朝向大海奔流而去。
◎「堂堂」是既正且大,光明正大、浩浩蕩蕩。「堂堂溪水出前村」所經歷的過程:委屈受迫、柔和蓄勢、堅持不息、終將縱橫奔騰。
◎「堂堂溪水出前村」的關鍵在於柔和無怨尤,視威迫如無物,敞開胸襟,接納善道,厚植學力,如此蓄勢,最終必能襟懷磊落。
◎《易經》中,「萬山不許一溪奔」為水在山中,即是「蹇」卦,是四大難掛之一;「蹇」卦是困頓難通,進退維谷之象,唯有堅守正道以待時霽。「堂堂溪水出前村」為水在山下,則為「蒙」卦;「蒙」卦有童蒙純潔,及時施教,依循正道,必至亨通之象,人事上即象徵「教育」。從詩人之旨趣與易經卦理,其所謂的秉性溫柔敦厚、勤學正道不輟,則是一貫相通、萬世不移之至理。


桂源鋪.jpg
上圖:胡適題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