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jpg

五分鐘深讀《萬曆十五年》:五個人的故事告訴你明朝滅亡的真相

《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因為這一本書,大陸人知道了黃仁宇;同樣因為這一本書,中國出版界掀了一陣「換個視角讀歷史」的現象性風潮。那麼,這一本並不算煌煌巨著的歷史書憑藉什麼贏得了學界與讀者的青睞?而萬曆十五年這一個並不顯眼的年份,又因為什麼而被黃仁宇選為「歷史的橫斷面」而著述解讀?黃仁宇將這些草蛇灰線般的答案分解成了幾個章節的標題,以一種含蓄的方式,藉助一個又一個歷史人物與歷史故事將他的「大歷史」觀念陳述出來。

黃仁宇給《萬曆十五年》起的英文書名是< 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1587年,一個無關緊要的年份)——在傳統歷史觀中,這一年的確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年份,然而在黃仁宇眼中,這一年發生的許多瑣細的小事,卻如大風起於青萍之末一般成為帝國走向崩潰的前兆。在大明國內,張居正、海瑞與戚繼光先後故去;在大明邊境,努爾哈赤在東北崛起,興宮室、立法制;而在遙遠的歐洲,西班牙無敵艦隊即將出征英國,揭開世界歷史的新篇章……在這本書中,黃仁宇試圖以五個「沒有找到出路」的故事為主體,來探討一整個「沒有找到出路」的時代與王朝。

一、沒有找到出路的皇帝與首輔大臣——萬曆皇帝與張居正的相愛相殺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萬曆時代的頂層,它的主角是萬曆皇帝與張居正。

萬曆皇帝在歷史上最出名的事跡大約便是「萬曆怠政」了。所謂「萬曆怠政」,是指萬曆十四年之後萬曆皇帝竟連續三十年不上朝。後世對這一事件的原因眾說紛紜,《明史》中甚至有「明之亡,實亡於神宗」之言,然而在黃仁宇眼中,萬曆怠政背後有著頗為複雜的背景。

這個源頭便是張居正。張居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改革家,同時也是萬曆皇帝的老師,因保護皇室剷除高拱立功,又因智慧超群深明大義,一向為年輕時期的萬曆皇帝敬重。而張居正也確實不負重望,在內閣首輔十年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時間朝政煥然一新,史書所稱的「萬曆新政」進行得如火如荼。只是,一直敬仰、器重他的萬曆皇帝,終於變臉了。

萬曆皇帝還年幼時,一直被李太后與太監馮保所教育並控制,張居正又受到李太后的支持,實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並沒有什麼阻礙。然而隨著皇帝慢慢長大,君臣之間的權力之爭便不可避免地浮出水面了。李太后的教育方式使萬曆皇帝多疑而優柔,這種性格明顯被映射到了首輔張居正身上。面對這個強大而堅毅的角色,我們無法準確知道他的內心,然而張居正去世僅僅半年,他的罪行便已經被蓋棺定論,什麼欺君毒民、接受賄賂、賣官鬻爵……這個結局本身便表明了一切。之後,馮保亦被判定「十二大罪」,只是姑念其沿有微功,免除極刑從寬發往南京閒住。這一系列事件甚至讓後人覺得萬曆皇帝之威足以與日後的康熙相媲美,萬曆皇帝終究缺乏勇氣與毅力,漫長而壓抑的皇室教育沒有讓他成為胸襟開闊、懂得寬恕的人當他因為冊立太子的「國本之爭」與群臣相對立時,居然選擇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消極抵抗」,那便是拒絕上朝。

事實上,「欺君毒民、接受賄賂、賣官鬻爵」這些指控,很有可能是真的。黃仁宇並不認為這段歷史可以區分出簡單的正誤,張居正並非完人,其改革過分中夾雜著很多個人利益因素,而萬曆皇帝的「消極抵抗」在黃仁宇眼中也並非是純粹的「任性」。然而,正是這樣一個時代孕育出了這樣一對君臣,他們都有著堅定的理想與抱負,卻都沒有找到出路,這種矛盾最終為王朝甚至是中華文明的衰敗埋下了伏筆:當時間的轉輪指向萬曆十五年時,歷史的改變已經不可逆轉。

二、沒有找到出路的清官:極端主義者海瑞的「no zuo no die」

在第二個故事中,黃仁宇將視線從頂層轉移到基層,故事的主角則是歷朝清官的楷模——海瑞。

提起海瑞,後人腦海中反應的第一個形容詞恐怕便是清官,而他也確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清官。他官至二品,死的時候僅僅留下白銀二十兩,還不夠他殮葬,這樣的清官從古到今恐怕也找不出幾個人。然而治國不是依靠清廉就能「玩轉」得起來的,為官自然也非如此。海瑞從政二十多年,他的信條被人仰慕也被人遺棄;他如同一個英雄可以感染觀眾,但他那些政治措施便在當時也沒幾個人能認同。

在黃仁宇看來,海瑞當然是極端的廉潔、極端的誠實,但他也是極端的粗線條、極端的喜歡吹毛求疵。海瑞這樣的一個官員,在士大夫特殊的語境下已經被塑造成極具聲望的典型,但其古怪之處也常讓人感到無法與之共事。海瑞被任命為南直隸巡撫時,南直隸的很多地方官紛紛自動離職或請求他調,縉紳之家紛紛把朱漆大門改成黑色「認慫」。如果說這還僅僅是社會風氣問題,那海瑞對民間借貸等問題的狂熱打擊則讓他「裡外不是人」。

明朝沒有專門的借貸機構,一個自耕農如果稍有積蓄,自然會設法借貸於親朋以取得利息。一開始借貸雙方的貧富程度往往相差無幾,但當借方急需用錢的時候,高得貸便出現了。這現象在當時已經成為了社會風氣,海瑞怎麼能看得下去呢?第一個被開刀的便是徐階的家人。要說徐階對海瑞還有救命之恩,海瑞卻將他弟弟徐涉逮捕了,這一齣戲老百姓自然叫好,可是再往下發展就不行了——畢竟放高利貸的人太多了,而且很多並不是官員而是普通百姓。海瑞又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為了一鼓作氣解決問題,他每月專門安排出兩天收受這一類案件,這反而攪得民怨沸騰。可想而知,海瑞一個堂堂的南直隸巡撫,一天到晚事必親躬乾的卻是這些細枝末節,做的又是以一人之力對抗社會的事,結果在滿朝官員的參劾下,海瑞終於被迫辭職了。

相比於萬曆皇帝與張居正,海瑞則是廟堂中層文官的典型。他代表著一個意味為整個朝局尋找出路的官僚群體,但卻不可避免陷入偏執,為社會所不容。作為中層官員,他和皇帝、首輔一樣沒有找到出路,很多事情已經在歷史的洪流中無可奈何。

三、沒有找到出路的將軍:能夠抗倭的戚繼光卻抗拒不了時代的潮流

黃仁宇的第三個故事關於戚繼光——這位戚繼光正是那個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而故事的開始則要從倭寇入侵開始。

在後人眼中,明朝的武功是相當不錯的,畢竟朱元璋、朱棣均以武立國,明朝又定都於離邊境不遠的北京,憂患意識滿分。然而事情的真相卻是,明朝的野戰軍軍力「弱爆了」。

從明朝軍隊的裝備就能看出來這支部隊的戰鬥力:一般的士兵穿的「盔甲」是襯以小鐵片的棉布襖,有些甚至是由紙筋搪塞而成的「紙甲」;而士兵的武器,由各地府縣作為賦的一個部分製造繳送,既沒有足夠的質量,更談不上標準化。這樣的軍隊,比起農村的民兵,縱然強也強不到哪裡去,就更別說上戰場殺敵了。倭寇入侵初期幾乎戰無不勝,原因正在於戰術與武器。

戚繼光要打日本人,當然不能用這樣的士兵,他只能自行在內地招募新兵。他招的兵都是貧寒出身,比較能吃苦;而他的軍紀又特別森嚴,甚至士兵離隊小便都會受到割去耳朵的處罰。據傳說戚繼光的二兒子就是因為違犯軍法而被他處死的——以此來看,戚繼光最終能驅逐倭寇,倒也不奇怪了。

然而黃仁宇的視角遠不止於此,相比與抗日英雄的光環,他更關注戚繼光成名之後到北方進行軍事改革的故事。戚繼光於1568年調到薊州任職,又得到了張居正的賞識,開始研究「步兵軍官的各兵種協同」。在這期間,他經常巡視各部,不帶一個侍衛到長城外圍考察,甚至親自攀著懸繩登上設在絕壁上的觀察所。在這其中,他還寫了一部軍事著作《練兵實紀》及一部詩集《止止堂集》。

同時黃仁宇也看到了戚繼光矛盾的一面。他生前娶妾三人生子五人,而直到他的兒子長大成人他潑悍的夫人卻不知此事。他也並不清廉,與張居正之間禮物往來不絕而且頗為貴重。此外,他還極為迷信,設計的軍旗上常常有星辰與鳥首人身的怪物,同時非常重視黃道吉日與生辰八字。他看到了火器的威力與趨勢,卻繼續動員大批士兵修建碉堡;在他的混成旅中,槍炮手與藤牌手並肩作戰。這些矛盾並成為流傳甚廣的名人軼事,而在張居正倒台後,他懷壁其罪受到牽連,最終在貧病交迫中死去。

無論如何,戚繼光都稱得上一個優秀的將領。在黃仁宇眼中,戚繼光之死並非主要因為他「有造反的能力」,而是因為他的軍事整頓已經打破了文官集團所力圖保持的平衡,最終付出了代價。

然而在這一系列變故之外,西班牙的艦隊已經整裝待發準備出征英國了。明王朝這個二者的帝國已經失重整軍備的良機,而失去了戚繼光的明朝邊防部隊也最終也沒有找到自強的出路,終於失去八旗軍相抗衡的基礎。

四、沒有找到出路的思想家:「不瘋魔不成活」的李贄及其被嫌棄的一生

黃仁宇的最後一個故事關乎於一個思想家,他的名字叫李贄。李贄是一代大儒,也是泰州學派的宗師,在當時以及後世均頗有影響。然而,他與海瑞、戚繼光一樣,也是一個非常極端、非常矛盾的人。或許,在黃仁宇眼中,這樣一個極端與矛盾的時代,勢必將由一群極端與矛盾人所發表,所以他也最終將李贄作為全局的結尾,完成關於萬曆十五年的最後一段敘述。

李贄很可能有些印度與歐洲的血統,然而他卻完全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長大成人。年輕時代他一直鬱鬱不得志,直到三十二歲才得到了一個國子監教官的職位——然而這也沒改變他的貧窮。據李贄自己說,有一次他整整七天沒有吃到多少東西,飢餓到分不清稻梁與黍稷。然而在如此的磨難之下,李贄依然改變不了他「不瘋魔不成活」的性格。姚安府任滿後,正值官運亨通、一帆風順的李贄忽然決定退休,寄居到耿氏兄弟家中。之後,又因為理念問題與耿定向鬧翻,搬到附近的佛堂里居住並落髮為僧,妻子無奈獨自回泉州老家,鬱鬱而終。聽到妻子去世的噩耗之後,李贄又對自己的作為產生的嚴重的悔恨,常常勸告朋友不要輕易出家,其晚景十分淒涼。最終,李贄被誣下獄自刎而死,以這樣的的方式結束了其棲棲遑遑的一生。

在傳統歷史學者的眼中,李贄是晚明思想啟蒙運動的旗幟,他崇尚真奇,鼓倡狂禪,揭露封建社會「無所不假」、「滿場是假」的虛偽現實,反對儒家的泛道德主義,建立了以「童心說」為核心的新思想體系。然而黃仁宇更願意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去觀察這一個狂人與奇士。實際上李贄就是一個視自由高於生命、極度追求自我的文人。在給朋友的信中,李贄明言之所以不回老家,就是因為家中閒雜人等以「俗事」強迫,他不堪其擾乾脆剃髮表明心跡。李贄辭官後到耿家充當門客兼教師,但不久便與耿定向發生牴牾。到最後耿定向憤憤指出李贄以立異為標榜,立異的目的還是立異,無非是為了博取超凡脫俗的名聲,這樣下來好強喜辯的李贄自然也不願意呆下去,順勢遁入空門了。他厭惡政治,又不得不依賴那些被抨擊者的接濟而生活;他由於對政治官僚不滿而辭官歸故里,但文章寫來寫去還是離不開政治官僚,他的名望也因此而越來越大,最後還是捲入了政治漩渦招致殺身之禍。

然而黃仁宇並不想把這一切簡單解釋成「五斗米」的故事。他認為,李贄其實表明了這樣一個現實: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序必然受到限制李贄的生平就是當時社會思想界找不到出路的現實體現——舊的思想已經無法指導社會生活,而新的體制又遲遲不能出現,於是李贄在沉默中爆發,明朝在沉默中滅亡了。

結語

黃仁宇因其「大歷史觀」而為世人所知,然而其《萬曆十五年》寫的卻是幾個人的小故事。沒有找到出路的皇帝,沒有找到出路的首輔,沒有找到出路的的官員,沒有找到出路的將軍,連同沒有找到出路的思想家——他們暗示著一個最終沒有找到出路的王朝與時代。

析微知著。五個人的故事並不多,但他們的方方面面都能折射出一個大時代的方向黃仁宇沒有將過多的筆墨花在評價與分析上,他更希望通過這幾個在時代風口浪尖上有過重大影響的人物的故事,讓讀者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領悟,屬於每一個人自己的「大歷史觀」。

【文章出處】
《每日頭條》
五分鐘深讀《萬曆十五年》:五個人的故事告訴你明朝滅亡的真相
2015-11-23
網址: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qp82nr.html
文/不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