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紙硯.jpg

外求與內省──唐型文化及宋型文化

(一)唐型文化:

唐代文化以接受外來文化為主,受胡人習俗、佛教等外來文化影響頗重,華夷之間界線消弭,基本上對外來文化採取平等包容的態度。唐代的胡化,乃承襲魏晉南北朝而來,李唐皇室,起源於北朝胡化的漢人,對所謂華夏觀念,本來就比較薄弱。唐帝國建立後,雖然對外屢次征伐,但等到外族降服,便視如同一國內,不加猜防。由於這種「華夏一家」觀念的影響,來華經商傳教的外族相當多,不少人就此定居中國,與中國人通婚,並有不少在中國朝廷中當官,其餘如新羅和崑崙人,大都為唐人用為奴隸。所以,唐代無論在血統或文化上,都是大規模與外族混合的時代。

但安史之亂後,唐人的夷夏觀逐漸趨嚴格,漢族民族意識滋長,對外來文化逐漸採取敵對態度。這種現象產生,主因在於安史之亂是胡族的叛亂,這幾乎使唐帝國趨於瓦解。經過多年征伐,亂事雖然勉強平定,但是盛世也已不可復返。而安史餘孽在亂後並未完全敉平,反而取代安史,割據各地而成為藩鎮勢力。外族中如吐蕃、南詔又乘機入侵,這些種種,都引起國人對外族的仇視。加上科舉取士之後,國人逐漸流於文弱,進而產生中國文化至上的觀念,建立中國的本位文化,對外族文化產生輕視,仇視外族及其文化的態度日益堅決,這種現象,持續了將近一千年,直到明清。


(二)宋型文化:

在五代時期的五十餘年中,是純粹的武人政治,文人的地位大降。宋太祖趙匡胤為了要矯正唐末五代武人亂國的弊病,遂倡文人政治,嚴禁武人干政,形成重文輕武的現象,以致國勢不振。且又因外患環伺,夷夏觀念觀念則更趨嚴格。科舉制度與文人政治,形成士大夫的自尊,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竭誠崇拜及擁護,如南宋陸秀夫負帝昺蹈海於崖山,從死者有數萬人。這些都說明了宋代士大夫,具有高度的自尊心和民族意識。而南宋朱熹更建立理學的道統,道統的思想既成立,民族本位文化也就更形強固,排拒外來文化的成見,也就愈來愈深了。

宋代對外交通非常發達,但是各項學術,都脫離不了中國本位文化的範圍,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幾乎達於停止的狀態,這是中國本位文化建立後的最顯著現象。大體來說,唐代文化的精神,是活潑靈動、複雜而進取的。到了宋代,各派思想主流,如佛、道、儒各家的思想,已逐漸融合,成為一統的局面,因此才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學的產生,其文化精神,也漸趨單純而收斂宋型文化之有別於唐型文化,在於其有一種人文氣象盛唐氣象側重外在事功,昂揚向上宋代人文氣象則偏重心思內省,是一種內斂型的智慧唐詩有崇尚功業、征戍、壯遊、羈旅的外向型審美傾向宋人的賞玩審美趣味,則多向負載著文化及智力活動的物象來傾斜。宋初,古文運動先驅王禹偁作〈黃州新建小竹樓記〉,文中突出的是琴、詩歌、圍棋、投壺、《周易》、香…等人文意象,自然景觀退居末位,兩宋詩詞無不透露文人流連書卷、賞玩人文的消息,黃庭堅詩中,書冊出現了120次,翰墨53次,茶82次,所佔比重亦極大。題畫詩在唐人中杜甫寫得最多,但也不過20首,而蘇、黃二人就寫了200餘首之多,處處無不暗示著對這些文化心智的「載體」存有濃厚興趣,琴、棋、書、畫、筆墨、紙、硯、金石、印章、書法、繪畫等人文心智的載體,頻繁出現,取代唐人所尚的自然意象而佔壓倒優勢。

(三)唐宋文化的不同

唐初的經學墨守六朝之風,著述以義疏為主,說經則以疏不破注為原則。中唐後,學術不再墨守儒家經學義疏,甚至懷疑古書,遂以己意做出新的詮釋,至宋代則更加明顯。文學方面,六朝注重詞藻的駢文漸為人所鄙棄,取而代之的是注重視自我表現的散文,並發展出詞以打破詩律的格局。繪畫方面,六朝以來盛行彩色壁畫,唐末至兩宋則有所轉變,金碧山水就衰,白描水墨轉盛,繪畫由匠工之畫走向文人畫。原本唐代華而不實的貴族式文化,由平易近人的文人文化、庶民文化取代。

自然意象歷來是文學的根基,唐人寫桃花,是一次性所體驗的具體物象,如崔護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但在宋人筆下,自然意象表現為抽象化、概括化,成為一種承載人格精神的人文符號,朝向人文更加傾斜。宋人寫桃花,如黃庭堅詩:「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桃李春風,江湖夜雨,是多次人生體驗的沉澱,不是一次性的此情此景。當然最充分的是對梅、蓮、菊、竹精神內蘊的挖掘。唐人詠物,重在外在感官經驗,如「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即使寫景高手如王維,其名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對外物的出色描摩,同時不無意趣點染。但宋人更注重的是其內在精神意蘊,把品性涵養等人文精神貫注其中。梅與竹,是宋詩、宋詞及宋畫的描寫對象,幾乎成為宋人精神品格的集體象徵。林逋愛梅,梅花在其筆下,實際已成為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徵,詠梅不僅描繪外在形狀特徵,更貴寫出內在精神。宋人亦喜竹,唐人詠竹重在意趣,而蘇軾「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以竹寄託人文情懷,以是否愛竹作為雅俗之分界,足見宋人詠物寄託與唐人異趣之處。


【文章出處】
不詳

(編按:本文為早年信手整理不及記錄出處,如有知悉原出處者,請與編者聯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