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jpg
上圖:杏花


無題

三日前山中的一道小水
掠過你一絲笑影而去的
今朝重見了,揉揉眼睛看
屋前屋後好一片春潮
百轉千迴都不跟你講
水有愁,水自哀,水願意載你
你的船呢?船呢?
下樓去,南村郊外一夜裡開齊了杏花


賞析
 

卞之琳的〈無題〉之佳,應是無以復加的。這詩是中國傳統的愛情無題詩,從組詩的詩思運行上看,從第一章出發,「期望你來」,到第二章的「期望你出去」,第三章的「分離」,第四章的「相聚、別離、相見」,第五章「分離」,章章相連,有條不紊,構思極為嚴謹。

在卞之琳的〈無題〉中,處處都充滿著對愛情本身的預見性和自知性。我想就〈無題〉(一)來分析說明這一點。正如後來詩人在《〈雕蟲紀曆〉自序》中坦言:

「在一般的兒女交往中有一個異乎尋常的初次結識,顯然彼此有相通的『一點』。由於我的矜持,由於對方的灑脫,看來一縱即逝的這一點,我以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顆朝露罷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們彼此有緣重逢,就發現這竟是彼此無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種子,突然萌發,甚至含苞了。我開始做起了好夢,開始私下深切感受這方面的悲歡。隱隱中我又在希望中預感到無望,預感到這還是不會開花結果。仿佛作為雪泥鴻爪,留個紀念,就寫了〈無題〉等這種詩。」


說詩人對愛情冷暖自知,從意象的選擇和意境的自覺營造也能說明問題。詩人所選擇的水和船並從中營造的意境很能說明詩人是有預見並且自知的。一開始,詩人就說「三日」,已讓山前的「小水」變「春潮」了,詩人很明白自己的心情,愛情已經萌生並且蓬勃發展,他知道女主人公「揉揉眼睛看」就能看到。但看到了又能代表什麼呢?也許對方只是當一個美麗風景欣賞一下便罷了,因此詩人開始想比較直接的表達他的情思了。

可是,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他是「矜持」的,反射到詩裡便是「百轉千回都不跟你講」。

但果真不願意講嗎?不願意講什麼呢?詩人馬上接下去說「水有愁,水自哀,水願意載你」,是啊,水的自愁自哀自願,對方可曾瞭解?我們不知道女主人公是否瞭解,但我們很清楚詩人是自知的。卞之琳的詩象徵手法的運用是很常見的,又往往寫得艱深晦澀,並非一下子可以讀懂,而詩人在這裡用這樣淺白近乎直抒胸臆的方式表達其情感,是很難得的。這都緣於詩人對自身愛情的預見性和自知性。

再接下去的這句就很值得玩味了:「你的船呢?船呢?下樓去!」這裡的「你」很令人糊塗。先看這裡的「你」到底指的是誰,是詩人自己嗎?或者是女主人公?卞之琳詩歌的多重解讀在這句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們可以有多種解讀,如果我們把「你」當作詩人自己,這句話可能是詩人的自問,詩人知道自己願意載她,但憑藉什麼載她呢?「船呢?」這裡的「船」可以理解為一種情感相互交通的憑藉或者說工具。我們彷彿看到詩人焦急苦悶的樣子,又彷彿覺得詩人自己也似乎認為自己好笑了。是啊,船呢?沒有船又如何載得了她?


於是詩人馬上筆鋒一轉:「下樓去!」或者那裡就有船了吧,可是詩人又不寫有船沒船,只是說「南村外一夜裡開齊了杏花。」從表面上看,結果似乎是未知未定的,因並沒交代「船」到底有沒有,但從另一個角度上講,我們可以做這樣的理解,詩人找不到船,而杏花倒是現實的,詩人極度苦悶,所以下樓去看杏花不過是他轉移話題的一個幌子罷了。如果我們把「你」當作詩人自己,還有另外的一種解讀,這句話是對方的發問:你不是說你願意載我嗎?那你的船呢?載我非要有船不可的呀。女人真是咄咄逼人。詩人回答不上來了,只好請對方下樓去看看那些美麗的杏花了。當然,「你」還有第三種解讀,就是指的女主人公,詩人想載她,卻一直找不到對方的船,就是說他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對方知道,儘管如此,他仍希望對方能下樓來,看看這滿滿的杏花,那可能寄託著詩人欲言又止的對愛情的美好嚮往,希望對方能懂得。


但我們看到,無論從哪種角度來解讀,詩人始終對愛情是有著預見且自知的,因為詩人很清楚他找不到交通兩人情感的「船」,在現實中也不過空有「南村外一夜裡開齊了」的「杏花」罷了。不得不說,詩人或多或少對事物都存有預見性和自知性的,尤其對愛情,更是冷暖自知。

資料出處:百度知道
網址: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3216185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